第一百一十三章 感情波瀾(二)(1 / 2)

這幾天,王怡的父親幾乎每天都要與她通一次電話,勸說她暫時停止專欄的稿件,離開國內,出去避避風頭,哪怕是到香港都成,總之別在北京呆著。而遠在香港的李寧商亦不斷的打電話給王怡,讓其立刻趕過去。但王怡並沒有動搖,她要留在北京,在第一線關注閻龍接下來的結局。

王怡終於等到了這一天,隻是閻龍的結局並不如王怡所期盼的那樣。

就在胡為國、王博文與老者聊天的第二天,體育總局第一次對閻龍的報道進行了回應。以他們的口氣而言,王怡所有的報道都是失實的。閻龍同誌根本就沒有被什麼調查組審查,他是接到了中央黨校的通知,到中央黨校學習去了。作為一名廳局級的領導幹部,政府有規定每隔數年,都必須到中央黨校去學習三個月,這是一次正常的進修。

同時,體育總局還指出,閻龍同事在足協常任副主席的工作中,可謂兢兢業業,雖然在某些事情的處理上,沒有得到圓滿,造成了華夏足球某些成績上的退步,但還沒有到需要停職審查的地步。現在媒體中的某些報道,是對於閻龍同事工作的抹黑,是一種事實上的汙蔑,華夏足協將保留對失實報道著作人的起訴權利。

對於閻龍在亞足聯主席選舉過程中前兩次投票的問題,體育總局亦給出了相應的解釋,相關領導聲稱,這是一種投票的策略,這是對對手的一種迷惑。事實上,許多最終投票給李寧商的執委,都采取了這樣的策略,隻要最終投票給李寧商,保證李寧商的當選,便也就可以了。同樣是華夏人,閻龍怎麼都是要支持自己本國的同胞的。

一時間,輿論立刻轉向了。沉沉的壓力傾向了王怡的肩頭,同一天早上,王怡接到了報社總編的電話。

“小王啊。”總編的聲音顯得有些猶豫,“你也知道,從去年開始,國際上的經濟形勢不太好,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向金融方麵轉移,所以報社決定,改變一下我們報紙的走向,準備多刊載一些金融方麵的文章,以促進報紙的銷量。”

“是不是準備將我的專欄給砍掉了?”王怡直截了當的問道,忽然間發生了這麼多事,報社棄車保帥亦是一種可以理解的做法。

幹笑了兩聲,主編道:“聰明人就是聰明人,報社的意思呢,李寧商這條線也是一個方向,畢竟他是我們華人界的首富,在金融動蕩的時代,他的一舉一動,也是一個標誌。隻是沒必要專人跟進了,你看你是不是到美國去轉轉,畢竟那裏才是世界金融的中心。你認為呢?”

主編說的非常的客氣,不過王怡非常清楚,這個客氣的對象並不是自己,若自己不是有一個副署長的爸爸,報社立刻就會將自己掃地出門。“不必了,謝謝主編您對我這些年的照顧,隻是我覺得自己最近有些累,想休息一陣子,明天我會將辭職報告遞到人事部去。”

“想休息也不用辭職嘛,打個報告,報社可以給你放大假的。確實你這幾年跑新聞,都沒有休息過,確實需要好好的休息一下。”充滿了不舍的語氣,主編挽留道。

“謝謝您主編。我還是辭職好了,這樣對我,對報社都好。”

王怡說的直白,主編尷尬的笑了兩聲,便道:“既然你決定了,那我就不堅持了,你記住,報社的大門是一直對你敞開了,如果以後在外麵累了,隨時可以回來。”

掛上了電話的王怡撇了撇嘴,他對主編那一副依依不舍的表演感到非常的不屑。體育總局才發表個破聲明,他們便急匆匆的要撇清與自己的關係,那當時自己發這篇新聞稿的時候,報社怎麼就那麼順當的通過了呢。難道主編他們就不清楚這背後可能隱藏著的危機嗎?

王怡忽的感到有些疑惑,按理說,由於自己父親的存在,報社本不應該表現的這麼激烈,就算之後可能存在什麼風險,報社方麵亦應該會采取一種比較緩和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撤掉自己的專欄這很正常,可是讓主編親自打電話給自己,便實在是有些過了,這不是逼自己走人嗎。

帶著一絲疑惑,王怡撥通了自己父親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