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商非常清楚,僅僅依靠一個人、一個團隊的力量,有可能將華夏的足球推上一個台階,但當這群人逝去之後,如果沒有同樣誌向的人出現,一切就又會回到原點。相比而言,合理的製度,將會一代一代的延續下去,規範著後進的足球人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從而促使華夏足球一步步的進步。
既然排除了被人詬病的因素,李寧商決定將自己成功的經驗,複製到華夏足壇中去。第一個目標,當然是第一線的俱樂部。
目前的華夏聯賽已經有了二級聯賽製度,每場聯賽正賽的前一天,都會有一場青年隊的比賽。這種賽製與英國的預備隊比賽基本雷同。華夏由於整整十年聯賽的低迷,選擇踢球的青少年已經越來越少了。李寧商十分認同這樣的模式,除了可以增加青少年比賽的場次之外,亦可以增加他們的收入。
在李寧商看來,華夏的俱樂部為了出成績,對於一線隊的投入,往往是大手大腳,近乎於浪費。而對青年梯隊的建設,則少之又少。這種模式,對於青少年選擇踢球的吸引力十分的薄弱,特別是一些貧困家庭的孩子,在書都讀不起的情況下,在青年梯隊中踢球的收入,又不能改善其的生活,最後隻能選擇放棄。
但眾所周知,巴西、阿根廷這些南美國家的球員,向來都是將足球職業當成自己發家致富的途徑。所以,李寧商大幅提高了青少年聯賽的獎金,並規定獎金並不發給俱樂部,而是在每場比賽之後,直接由當場的足協官員頒發到每個球員的手上。當場比賽還有各種獎項的評比,沒有獎狀,沒有禮品,有的隻是一張張的鈔票,這無疑將大大的刺激年輕球員們的積極性。
除了青年組,少年組的俱樂部賽製亦將在下個賽季推出,與青年俱樂部的賽製不同,其將囊括所有級別的俱樂部青年梯隊,以省為區域劃分,每個省的第一名,將參加相鄰省份之間的第二階段淘汰賽,一共有六個大區。最終有八支隊伍參加到決賽周。
為了行程一個良性的金字塔結構,李寧商將華夏足協每年八分之一的收入,投入到了少年俱樂部聯賽中,以保證其的獎金數額,可以讓更多的孩子及其家長,選擇走足球這條道路。
在這方麵,李寧商其實還有另外的一個想法,那就是豐厚的獎金不僅可以吸引更多的孩子與家庭選擇足球這個職業,也可以盡早的將一些貪圖享受的球員,排除出這份工作。太多的球員在進入一線隊,收入暴漲之後,選擇了享樂。與其這樣浪費大量俱樂部精力與金錢,不如早點發覺苗頭,早點自然淘汰的好。
建立好俱樂部的梯隊聯賽製度之後,李寧商第二步的目標,便是創建足球學校。華夏目前的足球學校,分為兩類,一類為俱樂部投資,俱樂部獲利的足球學校。
而占大多數的,則為另一類,是由一些大牌的教練或球員,聚合一部分當地體委或私人的力量,開辦的盈利性質的足球學校。
在李寧商看來,這些足球學校對華夏足球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其的局限性也是很明顯的。特別是第二類,無錢莫進門,立刻便將絕大部分的苗子給拒之門外。而對於有錢人而言,除了少數瘋狂的球迷家長,絕大部分的父母,可能隻是將踢足球作為孩子的一種業餘愛好或鍛煉身體的方式,作為職業,還是敬而遠之為好。
而李寧商所期許的足球學校,將引進歐洲的經驗,在其基礎上,貼近華夏的國情而產生。首先,足協開辦的足球學校將與教育部聯合,在開辦所在地選擇名校聯合辦學,從小學一直延續到大學,全程直升,保證孩子擁有一份良好的教育與學曆,就算足球不能成為孩子的終身職業,也可以擁有一份良好的基礎,麵對社會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