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的打壓,一路做空。美國與西方政府因為自身的問題及需要,根本沒有反抗。直到將石油的價格打到了30多美元的地步。華夏政府才配合西方,出台了經濟刺激計劃。石油價格才逐步反彈。而此時的李寧商不僅將損失都彌補了回來,並且再次獲得了巨額收益。
經濟是李寧商的基礎,是其坐穩亞足聯主席位置的保障。在足球事業步入穩定期之後,李寧商便重新將精力放回了經濟領域。經過短暫的經濟刺激之後,全球的經濟仿佛即將走出金融危機的境地。
從澳大利亞開始,各國逐漸拋棄了寬鬆的經濟政策,紛紛通過加息、升高存款準備金率,減少市場的流通性。許多國家因為之前的寬鬆,造成了巨大的通貨膨脹。這點在華夏尤為明顯,老百姓的生活成本成倍的增長,生活壓力迅速加大。雖然政府方麵通過漲工資的方法,期望緩解由此而產生的社會矛盾。但顯然效果不明顯。
不過李寧商一直將自己的目光放在美國政府的身上。作為世界上金融領域的老大,美國政府卻一直沒有放棄寬鬆政策。雖然其的股票早早的便回到了金融危機之前的指數,甚至還有所突破。
但美國政府的政策卻沒有改變。這說明什麼,這隻能說明美國政府並不認為金融危機已經過去。經濟的再次衰退必將再次來臨。
作為美國政府的智囊,高盛出產了數任美國的財政部長。在之前的次貸危機中,高盛不僅毫發無損,甚至在之後公布的財務報表中,其在危機的幾個財年中還有高額盈利。這一次,李寧商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向自己的團隊下達了收縮的命令之後,李寧商如同獵豹一般,靜靜的等待著金融危機的再次席卷。
香港是亞洲的金融中心,雖然由於華夏政府的政策,這個中心正悄悄的向內地的上海轉移。但就信息渠道而言,香港還是要好於內地。此時就在李寧商的辦公室內。金融團隊的幕僚都坐在了李寧商的身邊。
“從美國目前的失業率等方麵看,其的經濟並沒有走出向好的趨勢。其股市的回暖都是政府引導及大財團需求的結果。中低層的人民,生活正逐步的下滑。社會矛盾亦在不斷的激化。就我們的了解,在其的互聯網世界中,正有人煽動發起包圍華爾街這樣的行動。奧巴馬政府必須采取行動,否則其的連任將成為泡影。”幕僚長彙報道。
“他們的方向會是哪裏?”李寧商問道。
“華夏這兩年擴張的厲害,通過私人企業收購了不少海外企業。但其的經濟結構並沒有被破壞,而且外彙儲備豐厚。美國會限製,但不會把矛頭指向華夏。剩下來夠級別、能夠成為美國敵手的隻有歐盟最合適。上次的次貸危機,歐盟的損失顯然更大。高盛手中大部分的CBO合同都賣到了德意誌等歐盟銀行的手中了。”
“你們認為美國會從什麼方向開始自己的進攻?”
“要轉移老百姓的視線,最好的辦法就是告訴老百姓,雖然你們現在過的不好,但有更多的人,過的比你們更不好。美國政府一定會在這方麵布局。”
“那你們準備做些什麼事情混水摸魚呢?”李寧商笑問道。
“前次的金融風暴讓各國的銀行業受創嚴重,市值大幅縮水。甚至有些已經在破產的邊緣。美國政府一直提防著我們不讓我們進入其的金融領域。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提出收購美國的銀行,相信他們應該會考慮讓我們進入的。畢竟這也是幫他們自己。隻要金融危機再次爆發,美國政府開始對金融企業的資金支持開始吃力,就是我們介入的最好時機。”
“就這麼辦,不過別碰那些大型的敏感銀行,從地方銀行收購開始,積少成多。到時將所有銀行重組合並。我們再殺回國內,在華夏開展銀行業務才是最有搞頭的。”
在場所有人都會心的笑了起來。在華夏已經發生了多起模仿國外公司做法,在國內取得巨大成功,之後反將國外公司收購的事例了。
“華夏政府方麵我們是不是要提醒一下?”智囊團內有人提醒道。李寧商的富有,自己的運氣與努力是一方麵,但每次關鍵的節點上,都是得到華夏政府的援助的。而且現在李寧商亦有太多的事業,是依靠華夏國內發展的。在華夏政府的眼中,李寧商不僅僅是足球方麵的代言人、操盤手,更是金融領域的先鋒與智囊。
房間內瞬間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停留在了李寧商的身上。
這是一個比較難於選擇的問題。在次級貸引起的經濟危機的初期,華夏政府為了救市,放出了四萬億的盤子,此舉在目前看來不能說是完全的失敗,但也應算是一大敗筆。
當時重點發展的高鐵項目現在問題多多,目前除了已經修建好或者已經在建的項目,其他的未開建都已經被叫停。原鐵道部長都因為貪汙等問題已經下台了。而放出的貸款,絕大多數並沒有被貸款企業拿去鞏固發展自己的事業,而是更多的用在了房地產與股票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