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皇上的旨意一傳出來,再看到樊夢蘭竟然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女孩子在領兵時,頓時引來眾人的笑聲,因為在他們看來,這女孩子本不易出現的,可是竟然封一個十一二歲的婦孩子為將軍,這不是把百姓不當作百姓嗎?再看那些所謂的將士,竟然是男女,完全是並列站的,根本不符合他們的觀點,這笑聲更加大了。
“哎,真是的,有這樣的將軍,你說能勝利嗎?”“就是嘛,十一二歲不在家好好備嫁,反而要鬧什麼玩意去打仗,這不是讓咱們國家處在危機關頭嗎,這不是讓敵軍看咱們的笑話嗎。”“這還沒有出征就給人帶來一種危機感,哎,真是的,要不是樊將軍受傷,豈能會有這樣的事情。”
眾人議論紛紛,而樊夢蘭並沒有聽在耳朵裏,倒是芙兒出來買東西聽到了,有些覺得難聽,回來就告訴了夫人。
樊蘭怡得知後,就又再次找到樊義晨,讓他再勸勸樊夢蘭,別再撐能了,可是樊義晨搖搖頭,並告訴她這是不可能的,樊夢蘭既然已經接旨了,就不能抗旨不遵,那對他們更加不好。
聽到樊義晨如此說,樊蘭怡就有些後悔了,後悔自己當時衝動,沒有想到這個養女會如此的冒失,甚至也不顧名譽了,要不是自己三年前的衝動,也不會有這種為難之事。
當樊弘才得知後,就勸父母不用擔心,他相信自己這個義姐會好好的,而且會打退敵人的。雖然他知道樊夢蘭不是自己的親姐姐,但也因為他自小是被樊夢蘭所帶的,所以和她很親。
也沒有與樊夢蘭有任何別扭的,他小時候有時調皮搗蛋,還是樊夢蘭護過他,因此,他就要護著樊夢蘭。
“哎,要是真正達不成皇上的目的,一切就完蛋了。”樊蘭怡歎息了一聲,也不再說什麼,這時,她真得後悔三年前收留樊夢蘭,並把她收為義女了,如果是丫鬟,也許這一切就不會發生了。
這或許就是人隻能共享福,不能享難吧。一到享難時,就會埋怨是別人,可是她就沒有想過,如果樊夢蘭真得是丫鬟的話,那麼她的夫君早已被關入死牢而出不來了,也不想樊夢蘭訓兵打賭並救下了她的丈夫。
玉林苑裏,當玉琳公主得知眾人如此爭執時,突然眼前一亮,隨即就向自己的丫鬟茵兒,低語了一番,茵兒先是一愣,隨即就點點頭。而且就在同時,寧貴妃同樣得知消息後,同樣在心腹嬤嬤跟前低語了一番。
沒有想到,就在次日一早將軍府引來一群抗議的百姓,說是不能讓一個啞吧帶領軍隊,會讓敵人笑話他們熙朝沒有人了,這對於他們是極不利的。
“將軍,樊將軍,就算樊小姐是您的女兒,可是也不能讓她迫害我們啊,讓我們百姓被人嘲笑而死。可她隻是一個啞吧,根本是沒有辦法上戰場嘶喊的,也沒有辦法讓將士們有震撼感的。”這是一個大約五十多歲的老爺子在向樊義晨請求道,“還是樊將軍自己領軍吧,這樣才能打勝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