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蠟燭(1 / 2)

“佛門高僧?分明就是個善攻心計的老禿驢!”夏商心頭火起,險些著了他的道!

“大師,您先前說我與佛無緣,現又要我皈依佛門,是否有前言不搭後語的嫌疑?”

草燈淡淡:“若生來結緣,何須人渡之?”

“可我為何要修佛?為何要放手?佛又能給我帶來什麼?”

“因你命中混沌,久居世俗勢必攪動天地,你卻又心念蒼生,不願為禍。既如此何不抽出世俗中,洗去身上因果,便不會被世俗所惑,這就是佛能給你的。”

夏商嘴角微揚:“然我卻覺世俗之中有所累,有所絆,亦有所喜,有所求。何為人生?便是有了牽絆,有了期待,有了精彩,這些佛給不了。至於我是否命中混沌,前途難料?隻能說安於心,隨心意,我可隨風,亦可逆風,心不迷惘,不管天下亂與不亂,都是我喜歡的人世。”

“說得如是,且問心中是否如此所想?貧僧見你麵容躊躇,心中生疑,已是猶豫不決之相。”

“我何曾猶豫不決?”

“施主為紅顏所惑,亂花迷眼,尚不知取舍,是也不是?”

夏商眉頭輕蹙,腦中瞬間閃過幾人。

有秦懷柔,有上官嬋,有月海棠,有雅芝,有江南,甚至還有並不熟需的柳如煙。

或許是真少了些與女人相處的經驗,幾人之間,夏商確實有些不知所措。

為紅顏所惑,此話有理。

丟下先前的煩躁,夏商擺正了顏色:“難道大師可為我解惑?”

“施主且看這燭台。”草燈話音一轉,隻想香案兩側的燭台。

燭火搖曳不定,燃著熱烈的光,照亮著禪房。

“且問施主,這兩盞燭火孰亮熟暗?”

夏商答道:“不分上下。”

草燈點頭,起身將其中一展燭火取下,放在夏商眼前:“現在呢?”

“自是眼前的亮些。”

“那現在施主海為心中所惑之事舉棋不定嗎?”

草燈笑了,帶著一絲不易被人察覺的得色,或許這就是他從佛門之中讀出的禪機吧?

夏商也笑了,望著眼前的燭火,淡淡反問:“大師是想告訴我,燭火本沒有誰亮誰暗,關鍵要看誰離自己更近?眼前的才是最好的?”

草燈眯眼:“然也。”

夏商卻是搖頭:“先前我以為大師佛心堅定,是得到之人,現在看來心中迷惑的不是我,而是大師你呀!”

草燈皺眉,微眯的眼睛終於咧開了一條縫,看著夏商,充滿不解。

“大師,其實我們都是這世俗中飄零的葉子,隨風而動,隻是去過的地方不同,看過的光景不同罷了,本質也是一樣的。您用燭火隱喻,可知眼前的燭火雖亮,卻也有光陰散盡時。且問您,一根蠟燭更亮還是兩根蠟燭更亮?”

夏商說著,拿起燭台不緊不慢走向禪房昏暗的角落,哪裏有陳灰的燭台架,上麵陳列著一排又一排紅燭。

夏商一根一根地點著,禪房中的火光越來越多,越來越亮,照亮了禪房每一個角落,照亮了正廳的金佛,照亮了草燈凝重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