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又遇皇後(1 / 2)

近日來,京城發生的事情不斷。但就算是皇帝冊封太子也沒有東嶽先生被抓的一事更叫人議論。

東嶽先生,大華文壇“三聖”之一,乃是當代聖人,可是大華百姓心中道德之典範,文學之巔峰。在百姓心中,東嶽先生是完美無缺,是一塵不染的,他代表著一種精神追求,是全下的道德模範。

可如今,東嶽先生卻因為一副大逆不道的對子而被擒入獄,底下怎可能有如此荒唐的事情?

第一,這不可能是真的,沒有人會相信東嶽先生會寫下“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這樣的句子。

第二,如果是真的,就算東嶽先生出言忤逆,那也是對國家的一種悲歎,可以想象,連東嶽先生都如此書寫了,現在的國家究竟衰敗腐朽到了什麼程度?

第三,朝廷采取如此雷霆手段,不由分地將東嶽先生抓捕入獄,不僅僅是對國法的一種無視,更是對下文饒一種挑釁。

短短一日發酵,京城之中已是群情激憤。

那些聽聞千佛寺發生命案後而悄然離開的文人書生,聽東嶽先生被捕入獄之後,帶著滿腔怒火選擇了團結在一起,為東嶽先生平反。

事件如潮水一樣席卷了整個京城,還以更快的速度向著京城以外的城市擴散。

俗話武者相惜,文者相欺。

想要下文人擰成一股繩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因為此事,大華境內形成了一股強勁的士族力量,並且這股力量正隨著時間的變化而不斷變大。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更讓人無法預料的事情發生了。

大華一零九年六月初七,京城數萬學子聯名上書,為東嶽先生平反。

已經離朝近一年的皇上再次親自上朝,卻下達了一條讓全下都感到震驚的命令。

凡為東嶽先生上書者,聯名表中落筆有名者,一律收押大理寺。

整整數百頁的聯名表,上麵彙聚了上萬的學士之名,不但沒有緩解東嶽先生所麵臨的困境,竟讓更多人有了牢獄之災。

十日時間,整個京城到處都在抓人,文人學士跑的跑,藏的藏,處處雞飛狗跳,整個京城都陷入了混亂。

事情發生得太快,連夏商都沒有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樣。

在此期間,夏商也收到了家中來信,是即將有一批酒將運往京城,從此便會開啟五糧液在京城的買賣。

這一,夏商其實等了很久,但眼下的局勢不好,不得已留書回去,讓行動暫緩,一切等京城形勢平穩後再。

還住在那家客棧裏,數日來陰雨綿綿,京城的街上看不到人,連對岸不遠的花樓都關門歇業了。

這幾,人人自危,客棧裏也沒有了人。

夏商在窗口望著外麵,如往日一樣為接下來的打算而謀劃。

又不知那家的公子被抓了,正被幾個官兵抓著一路從客棧樓下拖過,一路的哀嚎求饒,淒慘無比。

就在這時,房間外有人敲門。

索菲婭去開了門,見到是李子衿。

今日的李子衿穿得普通了許多,從皇宮出來,一路都非常心謹慎。

“先生,事情我已經告知了母後。隻是母後聽聞之後非常詫異,一定要親眼見一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