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先知(2 / 3)

身在局中的白起和田單對此更是有深切的體會,隻要他們的身法稍微差那麼一點,恐怕不但會被這些人發現,而且想要全身而退都有些困難的了。尤其這幾人之中還有一個頭領式的人物,田單大膽猜測此人武功恐怕已到了田七那種級數,要瞞過他實在頗費腦筋。

單是從齊王派下來監控蘇秦的十來號人就有這樣的陣勢,可想而知,想要成功刺殺身在宮內的齊王根本是件相當不現實的事情。

白起此時卻開始後悔找上田單合作,他從來都是個冒險家,如果不是立在蘇秦周圍有四名不俗的好手,他早已毀約立即出劍,直接將蘇秦刺殺,一了百了,免得事情變的麻煩。不過這個時候,他確也並非沒有顧忌,隻要被這四個高手纏上片刻,必然是讓他陷入重圍、脫身不得的局麵,而且很有可能會因此而損了一世英明,葬身異地。

當然如果事先沒有和田單的合作,他情願冒險將蘇秦格殺,現在則不願也沒有必要因為刺殺而付出嚴重的代價。

白起望了望田單,向田單做了個“喀嚓”的手勢,意思是他希望和田單聯手馬上把蘇秦擊殺,多個田單這樣的高手助陣,他確實有九成把握殺死蘇秦之後再逃之夭夭。

田單微微搖頭,拒絕白起的提議。雖然蘇秦一死如論如何都要比被樂閑等人救出去強上百倍,但是目前他卻不會這麼幹,要知道蘇秦現在的身價是天下間唯一能夠瓦解秦國連同其他強國合縱攻齊的人,若不是因為這點,齊王也不會好到派人去軟禁監控蘇秦,以齊王連親子都不放過的個性,除了蘇秦外的其他人若是引起他的懷疑,恐怕早已將此人誅殺了免除後患。當然,要是有一天齊王真正掌握到蘇秦和燕王通氣的證據,想來在盛怒之下,他也真的很可能會把蘇秦處以極刑。

在梁上靜候樂閑等人出現的同時,田單的腦筋再次轉動起來。

他在想出賣趙國的權臣最有可能是誰,同樣,秦國在燕國方麵又收買了什麼樣的人作為間諜呢?說不定就是在齊王的眾多臣子中,也早有人被秦國收買了。

這一次多虧白起提供了樂閑方麵的情況,否則樂閑絕對有可能把一個活生生的蘇秦救回燕國,然後他田單則還在這裏傻傻的守著假的蘇秦。兩個蘇秦,一個藺相如,除了樂閑之外,尚有一個樂乘,不用說,其他隨行的手下也必然無一庸手了。然而白起或者說秦國憑什麼總能這麼急時的把握到重要的消息呢?是地位!實力!金錢!再說直接點,那就是間諜!如果那些別有居心而出賣國家機密的權臣和那些為了利益賣國求榮的佞臣也算是間諜中的一分子的話。

孫子兵法曰:

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

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

一代兵法大師孫武不但提出“先知”為“動而勝人”的先決條件,還特意提及“明君賢將”,由此可見,情報不僅限於軍事戰爭,而已經上升為整個國家的高度。然而國家又如何才能先知呢?孫子的答案簡明扼要: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換句話說,先知的唯一途徑就是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間諜,不過這個間諜不再是狹義的行軍勘察的斥候,而是包括了象蘇秦這樣的權勢人物。

此事說來輕巧,但部署起來則非朝夕之事,而且這一切都需要地位、實力、金錢在背後支持,否則難免間諜會投向敵方。象燕王早在多年前便苦心孤詣開始和蘇秦謀劃算計齊國,直到近日他們才見到勝利的曙光,有機會迎來成果的大豐收。

田單自認對兵法頗有見地,即令和白起對衝起來,在兵力以及其他因素相當的情況下,這位西秦戰神也未必能從他手裏討到多少便宜。然而政治則恰是他較為薄弱的一環,不要說遠不如魏冉、燕王這樣成精的人物了,恐怕就是貂勃也要比他強上一籌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