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04極其忠誠的人(1 / 2)

最後輪到周鴻漸發言,這種發言約定俗成就是表個態,代表江東縣的老班底表個態,今後會全力支持新書記的工作。此時此刻坐在主席台上的周鴻漸,內心卻五味雜陳十分複雜。

本來老書記吳安平因貪腐落馬後,江東縣官場的人都認為周鴻漸接任縣委書記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但是世事弄人,省委決定由市委常委兼任江東縣縣委書記,高配半級,周鴻漸自然而然就退出了競爭的範圍,一把手之夢隨之破滅。而且市委書記劉昊與周鴻漸並無淵源,也就沒有賣力的為周鴻漸遊說,半路還殺出了陸青雲這個程咬金,生生的打碎了周鴻漸的縣委書記之夢。所以得知陸青雲要來江東時,周鴻漸就下定決心要擠走這個毛還沒長齊的書記。

省委決定由市委常委兼任江東縣縣委書記,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海津省省會湘州市作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多年的經濟發展都不盡如人意,GDP排名一直靠後。由市委常委兼任江東縣縣委書記的安排,更多的考慮還是讓江東縣在市級行政資源的分配上占有先機,促使江東經濟再上一個台階。

正是以上諸種原因,周鴻漸對陸青雲並不抱有好感,在原本應該表態支持新書記的講話中,處處可見對省委決定的不滿。

周鴻漸用手捋了捋自己稀疏的頭發,沒有按照慣例說道:“尊敬的劉昊書記、宋恩平部長。”

而是直截了當地說:“同誌們,江東縣的各位同誌們,我周鴻漸,參加工作三十年,在江東就工作了十年,在最偏遠的鄉鎮起步,從工作人員做到副鎮長、副書記,再到鎮長、局長,再調外外縣當副縣長、常務副縣長,直到三年前又回到江東當縣長,我和在座的各位一樣對江東充滿了感情,希望江東越變越好,不僅是全市第一,還要做全省第一,全國第一,假如誰破壞了江東縣改革開放的大好局麵,誰動搖了江東走科學發展之路的決心,我們是不是要讓他身敗名裂,永無翻身之日,是不是。”

“是。”會場上幹脆利落的喊出了這個“是”字,這種強大的氣場不僅震得陸青雲心驚膽戰,在座的劉昊和宋恩平也有些吃驚。陸青雲心想,海津省一直流傳江東縣政治生態“鐵板一塊”果然不是危言聳聽。

周鴻漸見劉昊麵露不悅,話鋒一轉假惺惺地說:“同誌們,江東縣曆來就有一個好傳統——不欺生,我雙手雙腳讚成省委的決定,在今後的工作中一定全力支持我們的新書記,讓他感受到我們江東人的熱情好客。”

劉昊冷笑一聲,別人都沒有察覺,隻有陸青雲感覺到了。劉昊大概在想周鴻漸說“不欺生”,簡直就是笑話,江東官場怕是出了名的“欺生”吧。不說以前,就說建國之後,無論是建國初期、文革時期、還是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江東縣的主要領導都和江東縣或多或少有些淵源,即使不是江東成長起來的,也是江東人,即使不是江東人,老婆嶽父,親親戚戚也必有江東人,不然在江東根本站不穩腳跟。

劉昊知道陸青雲要去江東,曾單獨去找過孫秋實,認為江東縣的縣長周鴻漸在江東樹大根深,關係網更是盤根錯節,陸青雲單槍匹馬殺進江東恐怕要吃大虧,即使不吃虧在江東也會疲於應付各種人事關係,工作開展的難度很大,年輕人的銳氣恐怕會被消磨殆盡,而江東缺的正是這種銳氣。

孫秋實說得挺簡單就兩點:“劉書記啊,青雲同誌畢竟是年輕人,多曆練一下總是好的,可能北京鬥爭的手段和江東不一樣,但是基本的章法和套路應該是一樣的,再說,吳安平事件之後,江東縣元氣大傷,這時候調走周鴻漸,江東才真是要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