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8章 04新聞提示(1 / 2)

“陸書記,那材料發不發?”何傑小心翼翼地問。

“讓我再想想!”陸青雲倒不是在想要不要發這份材料,而是在猶豫應該發給哪些人,如果沒有控製好範圍,反而會把事情弄糟,因為隻要一發出去,消息傳播的廣度和深度就不是自己能控製的了,要是被反對自己的人知道,可能會成為攻擊他的致命武器。

十五分鍾後,何傑進來續水,陸青雲交給何傑一張A4紙,上麵密密麻麻寫了一串頭銜和名字,從中宣部到市委宣傳部,從肖萬方到縣委四套班子成員,何傑數了一下大概有四五十人,每個人後麵還標注了是發大材料還是小材料,或者兩份都發。不得不佩服陸青雲對於中國官場的了解,材料發給誰,怎麼發都拿捏到位。比如,給肖萬方發的是一份大材料,給省委書記孫秋實發了一大一小兩份,給省長、省政協主席、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發了小材料,給省委宣傳部長也發了一大一小兩份材料。

“讓縣委辦的那些筆杆子在縣委食堂吃了夜宵再回去,然後留一個人值班,寫一個三百字的新聞通稿以備不時之需。”吩咐完這些事情,陸青雲鬆了一口氣,對何傑說。

北京方麵並不比江東輕鬆多少,中宣部也是兩條戰線,一條是國際戰線,一條是國內戰線。國際戰線倒還好說,因為做什麼都無濟於事,收到江東方麵的材料後,新華社例行公事的發布了一條關於《傻子村裏的兒童節》的澄清稿,至於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共同社采不采用,中宣部也管不了,倒是國內這條戰線還可以控製控製。

中央首長對於這一事件的震怒表明了立場,就是這樣的新聞必須全麵封殺,雖然陸青雲可能要背負來自北京的壓力,但是這樣的好處是中宣部和新華社那邊不至於不管不問,他們對於媒體的公關尤其是新媒體的公關還是有一套的,實在不行出個“新聞提示”,運用行政命令也能把新聞管住。

陸青雲在北京給肖萬方當秘書的十年,和各部委的關係處理得都比較好,副部級以上領導一般都知道有陸青雲這麼個年輕人,隻是彼此間深交的不多,畢竟不是一代人沒有什麼共同話題,到了司局級這一層次,無論是中央還是國務院,包括中央在京企業,陸青雲都有熟悉的人,而且是那種說句話就能辦事的人,這是他的優點,走到哪裏都能交到朋友。

想到這裏陸青雲給在中宣部的一位朋友打去了電話,其實中宣部那邊也已經亂成了一鍋粥,世界各國主流媒體都轉載了這篇報道,這種轉載力度三四年未見了,給中央首長們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許多國際友人發來詢問函,希望了解事情的真實情況,甚至有些外商開始質疑中國的投資環境,中央首長擔心一旦有知名外商開始撤資,恐會引起連鎖反應,現在經濟這麼困難,外資一旦大規模撤出大陸,保增長就是一句空話,陸青雲問:“中宣部的新聞禁令下了嗎?”

“新聞禁令還沒有下,隻是通過新華社發了一個通稿,然後利用宣傳係統的內網下發了‘新聞提示’,我想廣播、電視、報紙這一塊是沒人敢跳出來的,隻是網絡輿論這一塊實在難以控製。”

“新聞通稿一發,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青雲,新聞通稿也分很多種,這次發的通稿隻是給記者、編輯們看的,注明是內參,無非是給他們提個醒,這是高壓線碰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