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鯤鵬意識到還是從下遊開始說比較好,醞釀了一番從尾巴開始說起:“化纖中最重要的品種是聚酯纖維,俗稱滌綸,分為長絲和短纖,長絲可以直接紡布,短纖經過和棉花混紡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衣料來源,解放後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們總是缺衣少食,缺衣的主要原因是我國幾乎沒有生產聚酯纖維的能力,當時就算全國的土地都種上棉花,也滿足不了十幾億人口的穿衣需求。”
“這些往事聽一些老前輩說起過,但是為什麼現在穿衣不是問題了,倒還真不清楚。”陸青雲疑惑的問道。
“改革開放後,我國石化工業引進了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無論是產量和質量都得到了質的飛越,聚酯纖維,包括聚酯薄膜、聚酯瓶片等被統一稱為聚酯切片,英文縮寫PET,再往上,PET是由‘精對苯二甲酸’加‘乙二醇’加工而成,‘精對苯二甲酸’簡稱PTA,‘乙二醇’簡稱MEG。”
陸青雲思考了一下,用征詢的口氣問莊鯤鵬,說:“是不是可以這麼理解,PTA加MEG可以生產PET,PET是滌綸的原料?”
“山海集團十年前上馬的PTA項目是滌綸生產的上遊?”陸青雲又拋出了一個問題。
“是的,山海集團從最先的紡織化纖起家,一步步往產業鏈的上遊進發,國家政策對民企開放到什麼程度,山海就跟進到什麼程度,但是PTA隻是整個石油化纖產業鏈的中遊,近年來由於產能過剩已經失去了利潤增長點,所以山海集團不得已才轉向了房地產業。”
陸青雲說:“這我略知一二,之前PTA的生產許可隻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國企開放,民企連進門的資格都沒有,直到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特別是‘非公經濟36條’的出台,才形成了民營資本與國營資本同台競爭的格局。”
“陸書記,你既然知道這些,應該十分清楚,產業鏈越到上遊利潤越豐厚,國家對民企開放的行業利潤基本上都被各種因素蠶食了,PTA項目因為時間差,民企撿了一個便宜,可是沒過幾年PTA產業趨近飽和,已經從暴利行業轉為了競爭激烈的完全市場化行業,毫無利潤可言。”
陸青雲畢竟是聰明人,談到這裏基本清楚了莊鯤鵬要說什麼,他想繼續往石油化纖產業鏈的上遊走,隻是這個上遊在哪裏,陸青雲並不清楚,因為他對這條產業鏈知之甚少。
“莊總,你剛才說PTA隻處在產業鏈的中遊,那麼PTA的上遊是什麼?”陸青雲將計就計的問莊鯤鵬。
“你知道石油腦嗎?”
“知道。”
“石油腦經過一定工藝過程提煉出一種物質,這種物質經過氧化結晶分離幹燥生產出PTA,這種物質每噸的平均利潤在200美元左右。”
“200美元!”陸青雲吃驚地說,“是的,200美元,而且還供不應求。”
陸青雲急切地問:“這種物質是什麼?”
莊鯤鵬站了起來,從陸青雲的辦公桌上拿起紙筆,神情凝重地寫上了“PET”,然後在左邊劃了“——”,又寫上了“PTA”,然後說:“陸書記,寫到這裏,你應該知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