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李大力跟郭立權兩個人就僅僅隻有十幾個小時的時間,但是隨著楊帆這邊的回憶跟黃勇的落網,才用了不足四個小時的時間,所有可以指認王華犯罪的證據,也都基本上湊齊了。
不過,對於李大力來說,光是這些還不能夠讓他滿足,除了指認王華的罪證之外,究竟是什麼人給他提供了槍支幫助,才是李大力最感興趣的。
王華隻不過是一個醫生而已,即便有在國外留學的經曆,也不可能攜帶槍支回國,在金洲,也確實是存在著黑市一說,但是以他的能力、財力和社會關係,是不可能從黑市裏搞到槍支的。
所以說,可能性隻有一個,那就是有人無償向王華提供了槍支。
而這個人,他的目的自然也是為了要殺死楊帆,或是製造恐慌,抹黑仁和醫院。
能有這樣動機的人,除了陶毅他們,又能是什麼人呢?
而且,最最關鍵的是,除了黃勇這個在外麵的炮灰之外,大會議廳內,還有一個王華的內應存在,即便是無法讓他站出來指認陶毅集團,能夠從他嘴裏問出關於另一個藏得更深的臥底的身份,也是對今後大有助益的。
所以,在明確了王華的犯罪行為之後,李大力並沒有著急再次提審他,而是在利用這段時間,繼續調查關於內應的事情。
再次回到仁和醫院後,李大力也是把楊帆約到了大會議廳裏。
案發當天,這個大會議廳內,加上仁和醫院的與會人員,外來的與會人員,以及負責現場服務和安保的人員加在一起,少說得有五百多人。
這些人裏麵,究竟是誰幫著王華把槍支帶進了會場,這才是最最棘手的問題。
這個人隱藏的實在是太深,而且他很清楚的知道,王華身上硝煙反應是一定會被檢測出來的,所以在王華開槍和栽贓其他人的時候,這個人是一定不會在王華身邊的。
“楊帆,你覺得最有可能跟王華配合的人,都有哪些?”
楊帆聞言沉吟了片刻,才緩緩說道:
“現在,我隻能做一個排除法。首先,外地過來的專家學者們,概率是最低的,因為王華跟他們之間想要配合,簡直是難比登天的。其次,所有後勤工作人員都是大偉安排的,我對他們也算是知根知底,他們也幾乎是沒有可能。我認為,最有可能的,還是那些不請自來的人,雖然他們也都是金洲當地的醫療係統的同事,但是,保不齊跟我們仁和醫院之間,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過節。這些個小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得罪到他們。”
楊帆的分析讓李大力也陷入了沉思。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自己要懷疑的對象少說是有近二百人的。而且槍支這種東西,是可以夾帶在身上的,這次的安保係統又不是那麼嚴格,所以,對於他們來說,想要夾帶槍械進入會場,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且,楊帆剛剛還忽略了一個群體,那就是安保係統的所有工作人員,他們難道就沒有一點兒嫌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