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破釜沉舟(1 / 2)

“你……你們……”朱厚熜氣得說不出話來。

楊尚賢翻身爬起,跪在地上,說:“皇上,奴才學藝不精,難擋俞將軍一合之擊,請皇上責罰。”

俞大猷也跪在地上,大言不慚地說:“皇上,末將承楊太保之讓,僥幸得勝。”

看兩人一臉奸笑的模樣,朱厚熜生氣地說:“你們這也忒假了吧!尤其是你楊尚賢,你是大內第一高手,要放水你也做得象一點,好歹走個三五回合再認輸啊!他俞大猷拳頭都沒挨著你,你就倒在了地上,這象話嗎?”

楊尚賢麵不改色地說:“回皇上,俞將軍是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會江湖上失傳已久的‘隔山打牛’神功,拳雖未及奴才之身,奴才卻已被他內力所傷,恐調養三月也未必能痊愈……”說著,他捂著胸口劇烈地咳嗽,好象真的受了很嚴重的內傷一般。

他那一本正經的樣子逗得高拱忍不住笑出了聲,那些強忍了半天的軍官們也頓時哄堂大笑起來。

“放水還有理了你!你就不怕朕治你欺君之罪麼?”

“是!”楊尚賢笑咪咪地說:“請皇上回宮治奴才欺君之罪。”

高拱立刻帶頭跪下:“恭送皇上移駕回宮!”

明朝厲行“以文統武”,軍官集團長期處於被文官集團統禦並壓製的地位,非但不能真正成為軍隊的指揮核心,更要時時聽命於文官出身的總督巡撫和各級監軍。而那些根本就不通曉軍事的文官不僅在精神上對武官加以蔑視,在實際作戰指揮上也常常對武將指手畫腳並橫加指責,如果武將們當機立斷,指揮部隊迅速投入戰鬥,那是貪功冒進,好勇嗜殺;如果武將們為了等待有利的戰機而暫時按兵不動,那便是臨戰怯敵,畏縮不前。總之一句話,明朝的各級軍事指揮員,包括高級將領們,即使出生入死,屢建奇功,其社會影響力也未必抵得上文人墨客一篇花團錦簇的文章,甚至還可能就是因為這樣的功勞而成為被人攻訐被人彈劾的理由,能否得到善終都不得而知。所以那些軍官最討厭文官插手軍旅之事。高拱憑借著舉薦戚繼光的功勞以及和俞大猷建立起來的私人關係,好不容易才得到了京師營團軍軍官們的信任,漸漸樹立起了軍中威信。現在倒好,皇上想親自來當他這個監軍了,這讓軍官們怎麼受得了——有功不能賞,有過不敢罰,還要時刻為他的安全問題擔心,這是人過的日子嗎?所以自俞大猷和戚繼光而始,所有的人都一起跪了下來,齊聲說:“恭送皇上移駕回宮!”

“哼哼,嫌朕在這裏礙事了?要變著法子要趕朕走?”朱厚熜氣鼓鼓地說:“你們休想跟朕玩這些鬼把戲!看朕平日待你們好,你們便蹬鼻子上臉,指使起朕來了!朕今天就不走,看你們怎麼著吧!”

高拱見皇上有耍賴的企圖,忙提醒他說:“皇上金口玉言……”

“對啊!朕是天子,當然不能食言而肥。朕收回親率大軍剿滅逆賊的口諭。”

高拱笑著說:“皇上聖明。朝廷不可一日無君,請皇上即刻移駕回宮。”

“朕有說要回宮嗎?朕隻答應大軍還由你們指揮,朕就在此當個看客好了。”

“啊!”高拱等人麵麵相覷。

“別看你高肅卿是個大才子,論鬥心眼你可不是朕的對手。”朱厚熜得意地說:“若是連你也降服不了,朕這皇上早就不要做了!”

見皇上不講理,高拱氣急敗壞地叫了一聲“皇上……”,卻再也說不出話來。

“仗你們該怎麼打就怎麼打,不要管朕!朕自知非是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那樣的英武聖君,也幹不了陣前斬將殺敵的活,朕就在你們的身後為你們呐喊助威,看著你們殺賊報國!”他擺擺手阻止了剛想說話的俞大猷:“有十三太保保護著朕,你就不要再說什麼了!集合全軍,朕要講話!”

駐守德勝門的全軍很快集結完畢,跪拜三呼萬歲之後,朱厚熜命他們起身,騎馬從左到右巡視了一圈,讓每一個士兵都清楚地看見了自己之後,又回到了隊伍的中間,下令緊閉京城九城大門,宣布從即日起到戰勝韃靼大軍為止,除重傷員之外,自他這個皇上而下,各軍兵將與受命迎敵之官吏一律不準進入城內,並下了死命令:“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