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釜底抽薪(二)(2 / 2)

劉子昂大喝一聲:“弟兄們,韃靼虜賊與仇鸞逆賊已大敗於北京城下,我大明百萬大軍不日將克複大同,你等還要助紂為虐,等著朝廷誅滅九族嗎?”

韃靼和叛軍卒兵都被這個消息震驚了,攻勢為之一滯。謝宇翔趁機大喊著說:“我乃朝廷欽差、錦衣衛太保謝宇翔。弟兄們,皇上如天之仁,體念你等為仇鸞逆賊所蒙蔽,特頒下詔書,隻要你等殺盡虜賊奪回大同,從逆謀反之罪即可赦免。要做我大明忠君衛國的熱血男兒,還是做棄國棄家的亂臣賊子,隻在一念之間,你等不要一錯再錯!”

對麵的一個兵士突然一刀砍向了身邊的韃靼士卒,大喊道:“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鬼。弟兄們,為國殺敵,洗雪恥辱!”

“為國殺敵,洗雪恥辱!”那些兵士齊聲大喊著,撲向了身邊的敵人。韃靼士卒未曾想到方才還和自己並肩作戰的友軍突然又倒戈兵戎相向,被殺了個措手不及,慘叫聲接連不斷,失魂落魄地向後退去。

有道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當一場戰役具體到了戰鬥層麵,甚至演變成一場混戰之後,已經沒有什麼戰術可言,唯一能發揮作用的隻有兵士的戰鬥意誌。韃靼軍隊的兵力本就處於劣勢,又接連遭到明軍幾次偷襲,兵士們早已喪失了求戰之心,此刻陣腳一亂,立即由且戰且退變成了落荒而逃,最終變成了雪崩式的潰敗。劉子昂和謝宇翔帶著明軍卒兵乘勝追擊,沿著城牆向其他城門殺奔過去。

與此同時,錢文義帶著幾千名士卒衝過城中那道東西分界線,仇鸞所部趕緊列陣迎戰。接到報告的許貴也匆匆趕來,見錢文義手下士卒人人帶著重孝,麵露激憤之色,心知不好,卻還抱著一線希望,說:“錢將軍莫要衝動,傷了貴我兩軍和氣……”

錢文義身邊的高振東突然大喝一聲:“皇上有旨!大同諸軍將佐軍卒聽旨!”他翻身站在馬背上,從懷中掏出一幅明黃綢緞的卷軸高高舉起。

許貴習慣性地彎曲著膝蓋要下跪,卻驀然想起來自己已經追隨“仇元帥”起兵靖難,大可不必對那京城裏金鑾殿上的皇帝抱有敬畏之心,這才穩住了心神,說:“皇上重用奸佞,妄開新政,亂祖宗之成法,毀國朝之根基,我家仇元帥興兵清君側,正王道,你這詔書想來也是那些佞臣發出的,我等不聽也罷!”

“大膽!”高振東喝道:“你這狂悖之徒哪曉得仇將軍之苦心!他不過用苦肉計詐降俺答,引誘虜賊大軍至京師城下聚而殲之,時下我軍已大獲全勝,不日仇將軍將引兵回大同。就憑你今日犯上之舉,在下當稟報朝廷責令仇將軍將你軍法從事!”

這種話騙得了仇鸞部下那些參與叛亂的普通士卒,他們的臉上無一例外地露出了迷惘甚至欣慰的神情;卻騙不過身為仇鸞心腹的許貴,但他也不敢公然對抗皇上的威嚴,倉促間竟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說辭:“軍中但聞將軍之命,不聞天子之詔。還請欽差大人將仇將軍軍令示下。”

“好在仇將軍曉得你許貴愚鈍蠢直,早就作書讓在下轉交於你,你看了便知!”說著,高振東將手伸進懷中——

突然白光一閃,正伸長了脖子張望許貴自馬上栽了下來,咽喉處插著一把飛刀!

叛軍卒卒還在**,高振東大喝一聲:“皇上有旨,首逆必除,從犯不論!如今犯上之徒已授首,爾等還不束手就擒!”

錢文義與全軍將士齊聲喝道:“棄刀投降者不殺!”群龍無首的叛軍官兵皆已心慌意亂,紛紛將刀槍扔在了地上,跪了下來。錢文義和高振東留下少量的軍卒看押著叛軍,帶著大隊人馬衝向了城西的軍營,自然還是以皇上的詔書為震懾,許貴的人頭也被砍下來高高掛在槍杆上,為皇權威嚴做著絕妙的注解。在“首逆必除,從犯不論”的感召下,仇鸞叛軍的軍官和兵士們乖乖地放下了武器,束手就擒。解決了叛軍之後,錢文義又指揮著手下部隊兵分幾路掩殺到四門,配合劉子昂和謝宇翔的部隊將把守城門的韃靼軍全數殲滅。可惜韃靼留守大同的平章博爾忽聽說城內明軍嘩變,慌忙帶了手下幾十名士卒出南門逃走了,看那樣子是要奔去京師向俺答報訊。

錢文義等人要起兵追擊博爾忽並進京勤王,劉子昂和高振東、謝宇翔三人勸阻住了他們,一邊整肅仇鸞所部,一邊加強守備,準備迎擊自北京城下潰敗的韃靼軍隊,完成皇上交給他們的“關門打狗”的戰略任務。

那個時候,他們也沒有想到,克複大同之舉竟會產生了如此大的效果,逼迫韃靼在最後的關頭放棄了對戚繼光的致命一擊,以期留下與明朝議和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