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鴛鴦殺陣(2 / 2)

與戚繼光一樣,俞大猷也出身於海防邊陲衛所,也曾與倭寇多次交手,深知長期為禍大明海疆,襲擾東南沿海諸省的倭寇已成為大明身上的一塊毒瘤,明軍或遲或早定會傾力與之一戰,平定倭亂,而皇上欽命組建的營團軍也極有可能要承擔起平倭靖海之責。因此,當他看過戚繼光的鴛鴦陣圖譜之後,立刻敏銳地意識到,這是自己許久以來苦苦思索而未能找到的,對付倭寇十分有效的近身格鬥陣法,便以培養兵士協同作戰能力為由,力勸戚繼光將之作為營團軍必須的步戰科目,這才使得營團軍每一位兵士都對這樣的陣型了然於心。

出任東海艦隊提督之後,戚繼光對俞大猷的遠見卓識大為佩服,當營團軍前軍和河南衛所軍奉調編入東海艦隊,整編為陸戰隊之後,他便嚴令曹聞道、錢文義等人嚴加督導操練,並根據新式軍製的特點,將鴛鴦陣略做改進,變成一個以班為單位的近身格鬥陣型。班裏的每一位戰士除了裝備有新式火槍之外,還按照各自在鴛鴦陣中所處的位置配發了相應的冷兵器。而且,原本鴛鴦陣中有兩名兵士手持連枝帶葉的大毛竹,曾經讓高拱嘖嘖稱奇並為之憤懣不已,如今也在皇上的全力支持下,換成了鐵製的狼筅——就是那種令倭寇覺得十分古怪的兵器。

改易後的鴛鴦陣,已成為陸戰隊步兵班的常規陣型,站在最前麵的那一位是班長,也是整個鴛鴦陣的核心;兩名盾牌手護衛著自己和後麵的戰友;後麵那兩位兵士手持狼筅,以狼筅上的鐵枝和倒刺防備敵人衝到近前;四名長槍手是鴛鴦陣的攻擊主力,當盾牌手和狼筅兵擋住敵人之後,他們將長槍前刺殺敵;而最後麵的兩名短刀手,則是保護著長槍手的側翼,防止敵人迂回。

這是一個近乎完美的陣型,十一個人相互配合,相互掩護,以無可挑剔的位置組合和長短搭配的兵器配置,構成了一個完美的殺陣,注定將成為所有膽敢為禍大明海疆的倭寇的噩夢!

不過,此刻陸戰隊擺出的陣型與正規的鴛鴦陣略有不同。在正規的鴛鴦陣中,兩位盾牌手手中應持有標槍,發動進攻之前,由他們率先投擲出標槍殺敵。可是,倭寇營寨之中有大批被擄掠的百姓做擋箭牌,戚繼光擔心混戰之中傷及百姓,便命盾牌手換上了單刀,威力雖略有減弱,卻更利於由堅壁陣一變而成鴛鴦陣。

或許是因為鴛鴦陣目前還不為世人所知,也或許是因為戚繼光謹遵皇上“慎於初戰”的聖諭,把陸戰隊雪藏的太久,那些倭寇根本就不知道當這個陣型出現之後,他們的生命已飛快地進入了倒計時,紛紛嚎叫著衝了上來,無一例外地被盾牌手擋著,或被狼筅鉤住,四支長槍從盾牌和狼筅的空隙之處飛快地刺出,捅進了那些窮凶極惡地撲上來送死的倭寇的身體之中。

戰鬥在激烈地進行著,無數的倭寇慘叫著倒在了一組組的鴛鴦陣之前,其他的倭寇還是嚎叫著繼續往上衝,持刀狂呼,死戰不退——不是受到什麼狗屁的武士道精神的激勵,有多麼的勇敢多麼的不怕死;相反的是,眼前這些他們從未見過的驍悍的支那兵士個個身上散發出駭人的殺氣,眼睛裏噴射出憤怒的火焰,似乎要將他們生吞活剝一樣,使他們中的每個人早就嚇的要死,隻是他們心裏也都十分清楚,遇到這樣的敵人,不分出生死就無法分出勝負,今日之戰,已成為一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死局!

由於陸戰隊已衝到倭寇營寨的門前,這裏的地形狹窄,無法淋漓盡致地發揮出鴛鴦陣那極其強大的戰鬥力。比曹聞道落後一步趕上來的陸戰隊二師師長錢文義看出了端倪,大聲喊道:“變陣!”

瞬息之間,一組組鴛鴦陣突然發生了變化,班長身後的兩列縱隊各自分開,狼筅兵邁步上前,與盾牌並列,形成第一道防線,兩名長槍手跟隨其後,短刀手殿後,布成了一個以五人為單位,各自獨立作戰的陣型。

這是戚繼光改易的鴛鴦陣的一個變陣,專用於在相對狹窄的地形作戰,名為“五行陣”。與鴛鴦陣一樣,這個五行陣也是首次在如此大規模的戰鬥中閃亮登場;也與鴛鴦陣一樣,這個五行陣一旦登場,大明的國土海疆,再也不容侵略者肆意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