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已是六月初一,距離長生天定下的大婚之期六月初三隻有三天了,整個土默特部都緊張地忙碌了起來,宰牛殺羊,備下小山一樣的美酒佳肴。各部王公貴族都明白,大明王朝和勢力強大的土默特部聯姻意味著什麼,無論心裏有何等的擔憂,他們也不會放過這個向雙方示好的機會,紛紛送來豐厚的賀禮,堆滿了玉蘇和母親居住的帳篷,還一直擺到了大帳門外的空地裏。
明朝這邊也忙亂了起來,因為事先誰也沒有料到皇上此行會有這件喜事,沒有禮部的官員隨行,身為禮部尚書嚴嵩之子的嚴世蕃就當仁不讓地當起了總管,調度人手,置辦彩禮及安排迎親諸事。
六月初二,朱厚熜任命俞大猷為納采問名使,張居正為納采問名副使,前來送彩禮。行前明軍帶了大批絲綢錦緞、日用百貨等各色禮品,都是些蒙古民眾日常所需的東西,準備饋贈給各部並賞賜那達慕大會的獲勝者,應付這場臨時增添的喜事綽綽有餘,各色彩禮琳琅滿目,令土默特部上下人等及各部王公貴族歎為觀止。
亦不刺終日喝酒,對妹妹的婚事不聞不問,俺答就毫不客氣地承擔起了操辦之責,款待前來的明使和各部來賓喝送親酒--在外人看來,那是因為俺答正式收了玉蘇做自己的幹女兒,加之以翁吉亦惕部不足萬人的財力物力和人力,也無法獨力承辦這麼大的一場婚事。
忙亂了兩天,轉眼就到了六月初三拜天成親的日子。草原上的婚禮習俗,拜天成親前,女方家的親友儐相常常要出許多題目刁難新郎,題目有文有武。以大明皇帝的尊貴身份,不可能親自到翁吉亦惕部來迎親,過文、武兩關的重任就落到了隨行的官員身上。明朝這邊原本打算以兩榜進士楊博和江南才子張居正應付文關,沒想到俺答早已做了充分的準備,特意選派了土默特一位見多識廣、尤其擅長祝頌競唱的老人做首席儐相,一個多時辰的唇槍舌戰,你來我往,把翁吉亦惕部的男女老少都鬥敗下來。明朝迎親的各位文武官員被民眾簇擁著來到一座新起的五彩帳前,恭恭敬敬地跪了下來:“臣等恭迎玉蘇娘娘起駕。”
“且慢!”有人大喊了一聲。
眾人回頭看去,隻見這幾天一直沒有露麵的亦不刺搖搖晃晃地走了過來,長袍散著,露出了壯實多毛的胸膛,手裏提著一隻碩大的羊皮酒袋,身上更是一股濃烈熏人的酒氣,攔在了明朝官員的麵前,冰冷的話語裏極盡挑戰之意:“你們難道就想這麼輕而易舉地摘走我們翁吉亦惕部的月亮?”
陪同明朝使者迎親的黃台吉臉色都變了,剛想說話,卻被胸有成竹的俞大猷攔住了,他恭敬地抱拳向亦不刺行禮,不慌不忙地笑道:“國舅爺好!請國舅爺出題。”
文關順利過了,接下來一定是武關。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俺答早有授意,還是因為翁吉亦惕部的人都知道大明皇帝委托幫自己過關的是名震天下的大將俞大猷,一直到現在還沒有人出題刁難,但亦不刺在這個時候跳了出來,跟圍獵之時一樣,預先準備應付武關的俞大猷和楊尚賢當然要出麵迎戰。
亦不刺粗魯地一擺手:“還未拜天,玉蘇還不是你們蠻……你們漢人的什麼娘娘,我也不是你們漢人的什麼國舅爺。我敬重你俞將軍是一位漢人中少有的大英雄,不想跟你吵嘴,你也少給我提你們漢人的這些稱呼。”
俞大猷臉上的笑容漸漸凝固了,深深地看了亦不刺一眼,不卑不亢地說:“那麼,請亦不刺將軍出題。”
“出題?”亦不刺輕蔑地一笑:“是你們漢人的皇帝要迎娶玉蘇,不是你俞將軍和其他人,他不來應試,我怎麼出題?”
“亦不刺將軍此言差矣!”楊博挺身而出,說:“不善將兵者,未必就不善將將;惟有善將將者,方能成為人中龍鳳,號令天下,駕馭群雄。昔年漢高祖劉邦一掃群雄,定鼎中原,曾自認理政撫民不及蕭何、運籌帷幄不及張良、決勝千裏不及韓信,但蕭、張、韓三人都南麵稱臣、奉劉邦為主,其故安在?是以為人君者,不必事必躬親,隻需能識人、用人即可!我等身為大明臣子,受君父之托,為君父效命,這有何不可?”
若論舌辯之能,亦不刺即便沒有喝酒,即便長著十張嘴,也辯不過楊博,正想要再次出言譏諷那個懦弱無能的蠻子皇帝,黃台吉接口了:“亦不刺安答,草原上的規矩,女方出題,隻要男方有人能接下來就可以,不必新郎親自出場。今日既有大明的使者,又有各部的貴客,你不要壞了草原的規矩,讓大明和各部笑話我們土默特部。”
亦不刺狠狠地剜了黃台吉一眼,舉起手中的羊皮酒袋大喝了一口,不顧酒順著嘴角淅淅瀝瀝地流在自己的身上,然後一抹嘴邊的酒漬,對俞大猷說:“你們漢人的皇帝身份尊貴,不能親自來接受我的考驗,派你們這些人代他,這樣也行。俞將軍,我問你,你知道什麼最能顯示草原男兒的本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