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帥位誰屬(1 / 2)

亦不刺說:“汗王不必擔憂。一來我們可以派出遊騎,截殺蠻子的信使,不讓他們把遭遇進攻的消息傳遞出去;二來我已請大同王帶著他的部下集結在蠻子的軍營附近,我們這邊的仗一打響,他們立刻在那邊發動進攻,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不敢說是打敗那邊的蠻子,至少能牽製他們不能及時出援。”

盡管亦不刺說的輕描淡寫,但合撒爾卻沒有他那樣的自信,仍擔憂地說:“你所說的大同王,就是那年投降你們土默特部的蠻子大同總兵仇鸞吧?此人我也聽說過,胸無韜略,帶兵無方,人既厚顏無恥又膽小如鼠,當初在蠻子那邊當大官,手握十萬大軍,遇到你們土默特部進攻,還沒有打上一仗就獻城投降,還帶著你們去攻打他原來的主人,這一次聽說蠻子皇帝來草原做客,嚇得屁滾尿流地跑了。象那種沒用的東西,還能指望他幹什麼?”

蒙古人敬重的是真正的英雄好漢,最看不起那些膽小怕死的叛徒,聽合撒爾這麼說之後,眾人都紛紛響應,埋怨亦不刺不該將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仇鸞這麼不但是怯懦無能的蠻子,還是蠻子中的叛徒的人去承擔。一時間大帳之中鬧哄哄亂做一團,局麵幾乎有失控之勢。

盡管亦不刺也打心眼裏瞧不起仇鸞,但麵對眾人的指責,還是不得不替他辯解道:“大同王當初為何背叛蠻子,投奔我們土默特部,全是因為蠻子皇帝倒行逆施,鬧得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大同王才棄暗投明,舉旗反正。蠻子有句話叫做‘良禽擇木而棲’,我們蒙古人也常說‘好馬也要好騎手’。一個真正的英雄,隻有選對了英明的主人,才會至始至終地效忠於他,為他橫斷白水,踏碎黑石。大家都知道,哲別原本是成吉思汗死敵泰亦赤惕部的大將,不但多次與成吉思汗對陣,還曾在大戰之中一箭重傷成吉思汗,日後卻自願追隨成吉思汗,為我們蒙古帝國立下了赫赫功勳,成為草原上人人敬仰的大英雄、成吉思汗帳下‘四雄’之一。再說了,大同王曾在蠻子那邊做過大官,熟悉蠻子的軍規、戰法,我們要對付那些奸詐狡猾的蠻子,不能不利用他這樣的人。”

盡管大家都覺得,亦不刺舉出哲別的例子來類比那個蠻子叛徒,未免有些過於牽強,但一時也難以找出合適的理由來反駁他,有人就提出了新的擔憂:“即便那個蠻子叛徒肯為我們效力,但他手下隻有千把號人,還都是一些跟他一樣背信棄義的無恥叛徒,本事大概也強不到那裏去。而那邊蠻子的駐軍據說有他們所謂的一個團,大約三千多人,他那麼點人馬能支撐到幾時?”

亦不刺自信地一笑:“請汗王和諸位放心。一是蠻子並不知道大同王到底有多少兵力,驟然受到攻擊,軍心大亂,未必就敢輕易出擊;二來大同王手下雖然隻有千餘人,但個個都是大同王的鐵杆親信,他們跟隨大同王背叛了蠻子之後,留在中原的家人遭到了蠻子的嚴厲懲罰,男丁被殺了個幹幹淨淨,家中的女眷也被發往邊軍女營充當營妓,可以說,他們對蠻子的仇恨比我們還要深,更擔心蠻子皇帝日後逼迫俺答汗王追究他們的罪責。既為了替家人報仇,也為了保住自家性命,他們打起仗來也會拚命。我也不敢指望他們能獲勝,但我估計他們應該能把蠻子的那三千人死死地拖住,給我們爭取到半天到一天的時間。我們聚集各部勇士組成聯軍,這麼強大的戰力,半天之內全殲區區五千蠻子,絕對不成問題。”

合撒爾又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大概覺得亦不刺說的有道理,就點點頭說:“亦不刺將軍是我們草原年輕一輩中的英雄,我信得過你。既然翁吉亦惕部願意承擔正麵攻擊的重任,那麼,迂回側翼突襲的任務就交給我們紮答闌部好了。不過,翁吉亦惕部隻有三千人馬,力量太薄弱了,巴魯赤思部的兩千人也應該投入正麵攻擊,其他各部的人補充到我們紮答闌部,與我們一起迂回包抄,攻破蠻子的陣型。”

在場所有人之中,以合撒爾地位最為尊貴,有他表態支持,眾人也都不好再說什麼了。

作戰方案基本確定,剩下最後一項議題:誰來做聯軍統帥。

亦不刺推舉紮答闌部的合撒爾汗王為聯軍統帥。按說以紮答闌部的強大實力以及合撒爾在草原上的威望,由他擔任聯軍統帥是理所當然之事,但亦不刺的建議一提出來,就被他婉言謝絕了,並出人意料地主動推舉亦不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