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水西門外的莫愁湖,是南京城有名的清幽美妙去處。上古時期,這裏原本是長江的一部分,後來由於江水西遷,附近的沙洲連接成為了陸地,這裏就出現了方圓數百畝的一片大湖。相傳南齊時代的著名歌妓莫愁曾經住在這裏,因此而得名為“莫愁湖”。話說大明王朝定鼎開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和他的開國元勳、號稱“大明開國第一武將”、受賜“開國輔運”丹書鐵券的中山靖王徐達在湖畔的一座小樓上對坐下棋。徐達的棋力遠遠高過朱元璋,卻又不敢放肆贏了皇上,就殫精竭慮做成了一局和棋;而且,終局之時,棋盤上犬牙交錯的黑子白子竟恰恰排出了“萬歲”二字。朱元璋龍顏大悅,就將整座莫愁湖賞給了徐達,下棋的那座小樓也被賜名為“勝棋樓”。雖是稗官野史,但勝棋樓至今還聳立在莫愁湖畔,給這個君臣相得益彰的傳說平添了幾分可信之處。不過,或許是由於徐家產業太多的緣故,徐達的後人一直沒有特別下功夫加以經營,所以,如今除了湖畔的勝棋樓、鬱金堂和湖心小島上的一座亭子之外,隻有滿湖的垂柳煙波,掩映在朝霞夕陽、斜風細雨之中。然而,也正因如此,反而使莫愁湖別具一派清麗脫俗的天然風韻。
嘉靖二十三年,因嘉靖帝朱厚熜廢棄祖宗成法,推行子粒田征稅、官紳一體納糧當差等諸多新政,在大明王朝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大明開國元勳中山靖王徐達的嫡傳後人、襲封魏國公並兼任南京守備的徐弘君竟然首倡叛亂,在江南悍然舉兵造逆。朝廷傾師平定江南叛亂之後,徐弘君倉皇逃遁,不知所終,朝廷將徐家幾百口人抄家滅族,莫愁湖就被收沒入官,成了公產。南京城裏的官員百姓,尤其是那些喜好風雅的士人仕女,都喜歡到這裏來踏青賞花,一年四季之中,除了滿湖殘藕敗葉的冬天之外,這裏總是遊人如梭,十分熱鬧。
這日臨近午時,四人騎馬出了水西門,朝著莫愁湖而來。正是戚繼光、徐渭、曹聞道和錢文義--今日上午,他們接到高拱派人送到賢良祠的請帖,約他們午時在莫愁湖湖心小亭聚會小酌,不用說是要還他們那日的席。
接到高拱的邀約,曹聞道和錢文義倒也罷了,昨日去往嚴府赴宴的戚繼光和徐渭兩人心中卻著實躊躇:與嚴世蕃推杯換盞、還受其厚禮饋贈的事情,到底要不要告訴肅卿兄?
莫愁湖名聲何其之大,戚繼光他們到了南京,又正值景色最為宜人的夏秋之交,豈有不前來遊玩之理?不過,今日故地重遊,四人都覺察出有些不同--遊人比往日少了許多,卻多了不少身穿便裝的彪形大漢,散布在湖邊及勝棋樓、鬱金堂等處。那些人對莫愁湖的美景視而不見,卻把銳利的目光投向過往的行人,看那樣子不象是來遊玩賞景,倒象是在緝拿案犯一般。
眾人下了馬,朝著湖邊碼頭走去,又發現了更為蹊蹺之處--原來停靠在碼頭上的許多遊船小艇都被用鎖鏈鎖在了一起,隻留下了三兩隻,昔日那些裝扮入時、笑語盈盈的船娘都不見了,操槳的人換成了清一色的男子,而且和湖邊那些人一樣,都是身穿便服的彪形大漢。
有過當年薰風閣聚會,“王先生”突然闖席的離奇遭遇,戚繼光等人心裏都明白了:一定是皇上又一時興起,微服出宮,在這裏接見他們!
知悉皇上又要召見自己,想必還要在此賜宴,曹聞道和錢文義兩人喜不自勝,心裏有鬼的戚繼光和徐渭兩人越發忐忑不安了起來。
果然,四人剛到碼頭,身穿便裝的鎮撫司鎮撫、大太保楊尚賢就現身出來,衝著四人抱拳拱手,說道:“三位將軍、徐大人,身上可曾帶有武器?且交由下官代為保管。”
雖說楊尚賢是名震天下的錦衣衛大太保,更是直屬皇上統禦、“見官大三級”的鎮撫司上差;但是,自從朝廷複設營團軍而始,他就多次隨行護衛聖駕視察營團軍,嘉靖二十三年皇上禦駕親征,率軍禦北虜於京師城門之外,他又隨行護衛聖駕駐蹕在營團軍中,跟戚繼光、曹聞道和錢文義這些營團軍的老人都是熟人。這一次戚繼光他們奉旨前來南京獻俘,前幾天還曾在一起吃酒。曹聞道就大大咧咧地跟他開玩笑說:“楊爺這話說的奇!我們是應高大人邀約前來吃酒耍子的,帶那勞什子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