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破釜沉舟
看到這樣一份誓書,小池五郎左衛門和黑屋甚九郎崇吉不禁麵麵相覷:原來,主公早已與明國大軍結盟,剛才拿著三好長慶的誓書,不過是在試探大家而已……
剛才一言不發的小池五郎左衛門倒還罷了,黑屋甚九郎崇吉卻是冒出了一身冷汗:倘若不是因為三好長慶那廝所提條件實在過分,自己或許也會讚同接受他饋贈領地,以及替主公和少主向朝廷求取官職的“好意”。那麼,此刻躺在地上、身首異處的人就不是野中五郎重政,而是自己……
遊佐貞昌說道:“三好長慶為臣不忠,以下克上,悍然放逐幕府將軍義輝殿下,逼迫家主細川管領大人隱退,侵奪家主的領地。我對他的狂悖行徑早已是義憤填膺。這一次,他又率軍攻占了我們遊佐氏的領地,逼迫我讓出了居城久間城;放縱亂兵欺淩領民、連我們遊佐氏家中忠勇武士的家人都不能幸免;還蠻橫無理地要求我交出夫人和貞能做人質。我斷然不能容忍他這樣的不忠不義之舉,更不願意遊佐家的城池、領地和領民毀於兵火,所以打算響應義輝殿下的號令,協助明國大軍討伐逆賊三好長慶。昨夜我派治貞出使明軍大營。明軍總大將、便是那位奉還上杉謙信遺體、義赦越後武士的俞大猷將軍代表義輝殿下,接受了我們的條件,與我們締結了盟約,並為我們立下了這份誓書。對於我的決定,你們有什麼意見?”
聽到主公講述他與明國大軍結盟的理由和經過,小池五郎左衛門和黑屋甚九郎崇吉兩人都看著誓書,沉默不語--顯而易見,盡管他們都反對向三好長慶屈膝,更對三好長慶絕無好感,甚至與之有深仇大恨;但是,他們也未必能讚同遊佐氏與明國大軍結盟!
兩位同僚都沉默不語,顯然心中還在猶豫,參與定策與明國大軍結盟的龜田治貞開口了:“諸位,我們遊佐氏是個領地不過兩萬石、武士不過五百人的小藩,一直以來隻領有大和國中三郡的領地,隻因國主細川氏家主世代承襲幕府管領之要職,無暇打理領內事務,我們才得以自立門戶百年之久。去年,細川氏現任家主細川信元管領大人被逆賊三好長慶逼迫隱退,逆賊三好長慶占據了大和國,還能不能象細川氏那樣,容許我們遊佐氏自立門戶,就很讓人憂慮。如今他連連敗於支持義輝殿下的明國大軍之手,退到了我們遊佐氏的領地,並占據了我們的久間城,和明國大軍對峙於此。等若是把我們遊佐氏被夾在了中間,非此即彼,絕對沒有第三條路好走。若是三好長慶,可是他囂張跋扈,對我們步步緊逼,先是要我們交出少夫人做人質,我們不得已交出小女阿蘭代替,算是把他們搪塞了過去。可是,今天,他們竟然要求我們交出夫人和少主,已是將我們逼到了懸崖邊上。既然忍無可忍,就無須再忍,隻好與他們兵戎相見,拚個你死我活了。其實,撇開我夷之大防不談,對於我們遊佐氏來說,與明國方麵結盟,其實也未必就是一件令人無法接受的事情--”
接著,龜田治貞掰著指頭,向小池五郎左衛門和黑屋甚九郎崇吉兩人細細述說了與明國結盟的好處:
其一,三好長慶悍然放逐幕府將軍足利義輝;而三好長慶也被足利義輝宣布為逆賊,雙方可謂是針鋒相對,絕無化解矛盾、握手言和的可能。看眼下的戰事進展,三好長慶敗局已定,追隨他不但得不到任何好處,日後還會被複登大位、重掌權樞的足利義輝視若逆賊同黨而遭到清算,全族被貶為賤民、甚至被滅族都大有可能。反觀明國方麵,至少擁有扶持幕府將軍足利義輝複位的大義名份,與他們結盟,也可以說是向幕府效忠,未必就在道義上站不住腳……
其二,明國大軍畢竟是異族之人,哪怕是占據了日出之國,大概也會象當年的細川氏一樣,駐守京都,絕對不會長期賴在遊佐氏的領地不走。三好長慶卻是坐地虎,吃到嘴裏的肉一定不會吐出來;而且他已經丟了紀伊三好氏的舊領地,一天不亡,就絕對想著要東山再起。那麼,瀕臨他舊日領地的大和國,就是他首先要攥取在手的地盤。他威逼遊佐氏交出夫人和少主做人質,或許就是出於這樣的目的。
其三,遊佐氏雖然是自成體係的一方領主,卻在名義上仍屬於領有大和國的細川氏的家臣,與三好氏的地位不相上下;而今三好長慶逼迫昔日家主幕府管領細川信元隱退,奪去了主君的家業,他們如果與之結盟,勢必要被世人恥笑為屈服於三好氏的淫威而背叛主家,從此背負不忠不義的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