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好事連連
盡管織田信長一直諱言別人說自己是靠把妹妹送入明國皇帝的內庭,藉此獲得明國的暗中支持而複興家國,但這隻是出於他身為武士的尊嚴和天性的孤傲,並不是對明國有什麼深仇大恨。相反,因為他曾經在明國居住了好幾年,親眼見到了明國是何等的安定強盛、富庶繁華,心裏還隱隱對明國有著一種強烈的羨慕。因此,聽到濃姬說起明國人有什麼“奸計”,不禁讓他再次產生了疑惑,追問道:“明國人有什麼奸計?”
濃姬說道:“阿濃認為,明國或許會利用殿下的那些兒子來掌控天下,使我們日出之國成為他們的附庸。”
織田信長不明就裏,慍怒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我織田信長的兒子會使我們日出之國成為明國的附庸?!”
“殿下請息怒,容阿濃把話說完。”濃姬說道:“殿下那些侍妾,還有她們所生的兒子在明國生活多年,一定受到明國文化、習俗的影響,也一定會對明國存有一份感恩之心。我們日本武士視恩情如同債務,如果殿下日後讓她們所生的兒子繼承尾張織田氏的家業或者是殿下掌控天下的霸業,隻怕他們會對明國俯首帖耳、言聽計從。我們日出之國也就會淪為明國的附庸。所以,如果那些侍妾真的能替殿下生下兒子,殿下也不能讓她們所生的兒子來繼承尾張織田氏的家業……”
擔心織田信長並不明白自己的一片苦心,誤以為自己是擔心被那些侍妾所生的兒子搶奪了家督繼承人之位,濃姬又正色說道:“眼下明國數萬大軍分別駐屯紀伊和京都近郊,難道他們就真的是一心一意來幫助義輝殿下討伐逆賊的?殿下到過明國,應該知道明國有句俗話,叫做‘請神容易送神難’。如果他們另有所圖,想要暗中掌控我們日出之國,甚至和當年的元寇一樣,想要吞並我們日出之國,我們日出之國就十分危險了……”
濃姬這樣的說法讓織田信長不寒而栗,也隱隱覺得濃姬說的不無道理。可是,對於目前還隻是占據著尾張一國及伊勢、美濃、三河各一小塊地盤的他來說,眼下最重要的是不斷擴充實力、早日實現自己掌控天下的大誌,日出之國以後會不會淪為明國的附庸,還輪不到他來操心。而且,從幕府將軍足利義輝到近畿諸國大名,要麼感激明國大軍平定了逆賊三好長慶之亂,要麼懾服於明國的軍威,都對明國大軍駐屯京都近郊及紀伊置若罔聞,被天下人視為得到了明國莫大幫助才得以複國的他,又怎能對此表示異議?此外,尾張織田氏畢竟有好幾位家中重臣的妻子至今還留在明國,甚至包括他的妹妹阿市,這些都是明國可以拿來要挾尾張織田氏的人質,眼下還遠遠沒有到和明國翻臉的地步。因此,他隻得隨口說道:“你說的這些都有道理。不過,事關重大,我們不能匆忙決斷,還是要再看一看。至於立側室和過繼養子的事情,就由你看著辦。”
接著,他又叮囑濃姬說道:“還有,這些話切記不可和其他人說起,家臣們也不行--畢竟明國是幫助義輝殿下討伐逆賊、平定戰亂的主力軍,而且,天下人都知道我們尾張織田氏得以複國,也多虧了明國方麵的幫助。如果知道你對他們心存不滿,有些鼠目寸光之徒不但不明白你的憂國之心,還會指責我織田信長恩將仇報,有悖武士道義。再傳到明國之人的耳中,不但我們再也得不到明國方麵槍彈的支援,就連遠在明國皇帝內庭的阿市妹妹也會受到牽連。”
看出織田信長不願意就這個問題繼續談下去,濃姬乖巧地說道:“殿下說的沒錯。眼下我們最要緊的是擴充實力,那些關係到日出之國命運的事情,應該由義輝殿下來考慮決斷。更何況,明國大軍駐屯紀伊和京都近郊,對我們來說,隻有好處,沒有壞處,至少沒有哪家大名敢於起兵討伐我們尾張。至於阿濃剛才說的那些,殿下記在心裏,以後跟明國打交道,小心一些也就行了……”
雖然自己對於明國的擔憂並沒有被織田信長全盤接受,濃姬卻沒有違背自己那天在榻榻米上婉轉承歡之時所做出的承諾,主動為織田信長挑選了三位側室,一位是清州城附近的豪族生駒出羽的妹妹阿類;一位是尾張織田氏家中老臣吉田內記的女兒奈奈;還有一位是自己從娘家美濃國帶來的侍女深雪,讓她們侍奉織田信長,多多為他生出兒女,日後與對尾張織田氏上洛有幫助的諸國大名、領主聯姻,以便織田信長能夠盡快實現自己掌控天下的大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