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態炎涼(2 / 2)

幕府將軍足利義輝顯然是把征召諸國大名進京朝賀天皇當作重建幕府權威的一大舉措,十分重視,專程請來了天下聞名的能樂大師觀世太夫和今春太夫獻藝。絕妙的舞姿看得眾人心曠神怡,有位織田信長還叫不上名字的公卿大臣甚至喜極而泣,衝著足利義輝躬身施禮,哽咽著說道:“半年之前,京都還被逆賊三好長慶占據,天皇陛下也不得不離開皇城、遠避九州,老朽和其他人一樣,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命,更不知道我們日出之國何時能重現太平。真沒有想到,隻是短短的半年時間,殿下便平定了逆賊之亂,使老朽此生還能欣賞到如此精彩的能樂表演,真是萬分感謝殿下的恩賜啊!”

和織田信長一樣,足利義輝雖然十分年輕,卻經曆了無數磨難,顯得遠超出其年齡的成熟。麵對年紀可以做自己爺爺的那位公卿大臣的當麵奉承,他隻是微微一笑,說道:“老大人言重了。能夠平定逆賊三好氏之亂,使京都乃至日出之國重現太平,上托天皇陛下齊天洪福,下賴諸位忠義之士效死用命,更要仰仗天朝上國大明仗義出援、鼎力襄助,並不是我足利義輝一個人的功勞。老大人這樣說,讓我實在愧疚啊……”

或許是因為曾經在明國軍營之中居住了不短的一段時日,足利義輝說話之時的遣詞用語,包括語氣和神態,都酷似織田信長此前在明國見過的那些文臣武將,讓織田信長心中暗笑不已。但是,足利義輝在說話的時候,有意無意地將目光投向坐在一旁的他,顯然這番帶著濃厚的討好明國意思的話語是說給他聽的,讓他感到十分別扭,甚至感到又一次受到了羞辱一般。

更讓織田信長感到難堪的是,能樂表演暫告一段落之後,足利義輝站起身來,親自為來賓持壺把盞,除了在公家政權中地位顯赫的山科卿等幾位公卿大臣之外,第一個被敬酒的武將就是他織田信長;並且,足利義輝一邊倒酒,一邊低聲說道:“信長公,天皇陛下和我,以及京城裏的諸位公卿大臣都希望你能夠出任左兵衛督之職,希望你能夠接受。”

織田信長聞言大吃一驚,概因所謂的左兵衛督,雖說隻是一個正三品的官職,卻承擔著協助征夷大將軍掌管武家的重要職責,被人視為副將軍,得到這個職位,不言而喻就是武家政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天下人”。這也正是織田信長孜孜以求的職位。但是,以往的幕府將軍,出於維護自己“武家第一人”的尊嚴,往往拒絕給予那些率軍上洛而得以掌控天下的“天下人”這個官職。如駿河今川氏的今川義元,一心想得到這個重要的官職,卻沒有得到足利義輝的同意,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轉而向公家政權求得了正二品右大臣的官職;而占據了京都的逆賊三好長慶,也正是因為沒有得到這個官職,憤然向幕府將軍足利義輝揮戈相向,悍然將足利義輝趕出了室町禦所,放逐到了伏見山。如今足利義輝竟然主動提出地將這個官職給自己,使自己這樣輕易地實現了自幼便立下的淩雲壯誌,怎能不讓他倍感震驚?

略一思量,織田信長便立刻想到了其中的關竅所在:明國,還是明國……

他立刻站起身來,連連搖頭辭謝,說道:“不可不可,信長何德何能,敢於領受左兵衛督之職……”

果然,足利義輝笑著說道:“這件事情,我已經通報了明國總大將俞大猷俞將軍和副總大將戚繼光戚將軍,他們都深表讚同,還說要即刻轉奏天朝聖君,你就不必推辭了。”

聽到足利義輝親口說到委任左兵衛督一事還要征得明國方麵的同意,還將明國皇帝尊稱為“天朝聖君”,不禁讓織田信長大為惱火,心中更是感到無比難堪:看來,義輝殿下委任我做左兵衛督,是為了討好明國;或者幹脆說,為了討好明國,他將左兵衛督這麼重要的職位當作禮物,送給了我……

此外,他的心中更進一步地泛起了一個疑惑:或者,這是明國方麵的意思?要通過我這個他們所謂的“皇親國戚”來暗中操控我們日出之國……

這個想法令織田信長不寒而栗,一時忘記了足利義輝還站在自己的麵前,似乎在等著他致謝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