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落子不悔 (一)(1 / 2)

回到住處,茶水中******開始起作用了,木子明全無睡意。

此刻除了秋雨的淅瀝聲周遭一切都沉寂了下來,冰箱裏的江小白還幾瓶,不妨來個燈下獨酌。坐到陽台的幾凳上,讓音樂響起來。

不知道該想什麼,也不知道該怎麼想,就讓酒穿腸入胃,澆那莫名的塊壘吧。

“想走出你控製的領域/

卻走進你安排的戰局/

我沒有堅強的防備/

也沒有後路可以退/

想逃離你布下的陷阱/卻陷入了另一個困境/

我沒有決定輸贏的勇氣/

也沒有逃脫的幸運/

我像是一顆棋/

進退任由你決定……”

一瓶喝完時,音樂正好播放的是王菲的《棋子》,木子明似乎是在品入口的酒味,似乎是在品音樂,喉頭上下滾動,嘴角微微一笑,顯得有些看破紅塵似的悲壯。拿起第二瓶江小白時,酒瓶上的赫然寫著“快樂的時候,你聽的是音樂;難過的時候,你開始懂了歌詞”。

人生如棋,可悲的時我們往往是任由擺布的棋子。

對,“棋子”就是今夜的主題,木子明突然找到了表達了一晚上的話的主題,他想說的就是自己如一顆“沒有後路可以退,沒有勇氣決定輸贏”的棋子,他失聲大笑,笑聲中滿含著超越年齡的悲愴和不羈,“別認真,認真就輸了”。

……

各位看官,到這裏,你或許會覺得納悶,想問我“你這貨想說啥呢,二十七歲的人哪來的這些情愫,不過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罷了,再說,那個木森是幹什麼的,雲裏霧裏全不知道所以然”,對,小弟到這裏也覺得沒了頭緒,但也不能讓木子明這樣一直喝著江小白到天明吧,夜深了,喝了酒,心情也不好,就讓讓他睡去吧,有啥話,可以讓他做個夢,打個鼾,小弟解讀一下他鼾聲中幽怨。

……

酒勁上來了,木子明昏昏欲睡,真是困意來了如山倒,來不及脫去其他的衣物,左右腳相互把彼此的鞋蹬掉以後,不到五分鍾,鼾聲已起。

……

依著木子明的性格,怎麼可能隻想到了“棋子”便沒了下文?他可以睡,小弟就在加加班,解讀一二吧。

所謂“棋子”總總,其實這一直是木子明心中難過去的坎,木子明的性格中有這樣一種東西,用點高大上的話叫作“執著”,用難聽話講就是“拗”,認死理,愛鑽牛角尖。再通俗點講用鳳襄當地話就是“蹩種”。現在所有的糾結,就源於大學畢業擇業時父母的幹預,木子明始終有一種“意誌被強JIAN”的感覺,如鯁在喉,工作時始終也便有了一個“受害者”的心理了。要化掉這個坎不知道要多少年呢,如此說不是誇張,這樣說吧十二年前的一個坎到現在都沒能讓木子明理順吧呢。十二年前,木子明正要升高中。鳳襄縣當時有兩所比較好的高中,老大是“鳳中”,全稱是“鳳襄高級中學”,老二就是“鳳襄回族高級中學”。說起“鳳中”,那在整個省域都是赫赫有名啊,建校時間早,老校區的教學樓都是蘇聯設計,老三屆自己動手而建,走進校園,古樹參天,名校的氣息撲麵而來。作為龍頭,自然彙聚多方名優資源,師資力量很是雄厚,人才輩出。很多家長對它保持著幾十年的向往,這些家長中有些是當初能成為它的學生的,有些是當初被它拒之門外的,總之不管是在這裏受教過的而把對母校的懷念轉化成的向往,還是沒能受教於此而讓遺憾轉化成的向往,現在這份向往統統轉嫁給了孩子,讓孩子進入這裏讀書成了他們共同的心願。木子明對此並不是十分買賬,相反,他更青睞於“鳳襄回族高級中學”。木子明生長在農村,很少進縣城,在那個年代,說起“進城了”村裏人很是自豪,在路上如果你和一個剛好要進城或是剛從縣城回來的人打招呼“幹啥去啊”,他會扯著嗓門回答“要進城了”或者是“進城了”。高曉聲所說的“漏鬥戶主陳奐生,今日悠悠上城來”真是太貼切不過了。初中二年級升初中三年級的那個暑假,木子明進過一次城,回村的時候正好走到“鳳襄回族高級中學”的門口,恰逢放學,看到很多學生從校門蜂擁而出,身上散發著學生特有的朝氣和木訥,再看看校門,以及透過鏤空圍牆映入眼簾的花花草草、亭榭閣樓,木子明心中一震,這種場麵他曾經暢想過多次。這一刻的歡騰契合了他對高中的所有向往,正如他後來高中畢業晚會上的演講所說那樣,“在我身上沒有發生過一見鍾情的事,如果有,那就是我對這個學校的愛”。如果認真說起來,那是不隻是家長連老師、學校都有些霸道的。當時學校對於畢業班的老師的獎勵根據學生考上的學校是不同的,比如說考上一個“鳳中”獎勵伍佰元,考上一個“回中”那就隻可能獎勵三百元。為此,在填報誌願時是班級是統一的了,第一誌願統統是“鳳中”,第二誌願統統是“回中”,可恨的是當時的學生並不知道誌願意味著什麼,隻是按照班主任的要求來填寫。高考成績出來以後,木子明的成績進入“鳳高”差五分,進入“回高”的話超出了十五分,本來這個成績進“回高”可以是免費的,但校方說因為第一誌願不是報的他們學校,按規定要拿擇校費,這讓木子明對班主任生了幾分的惱怒。進入“鳳高”的話,按照政策,除了建校費之外,少一分要多拿一百元,到最後一合計,比上“回高”要多拿一倍的錢。雖然因為誌願的事讓木子明很惱怒,但上回高卻也是合了心意。可是,木林不幹了,硬是托關係找人情,讓木子明到“鳳中”就讀,為著這事,父子二人鬧了幾天別扭,但當時是胳膊拗不過大腿,再者因為拖到了關係最後也隻是稍微拿了些錢,木子明沒辦法便也同意了。但是,對於內心有想法的人,“身在曹營心在漢”,三年的高中生活,木子明始終感覺自己應該是屬於“回高”的,常常念叨“當初我能再堅持一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