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回到首爾(1 / 2)

2011年4月10日,首爾某公寓門前。

“手提袋放在地上就好了。”

門縫裏的小清新女子收起了往日的笑意盈盈,罕見的擺出一張冷若冰霜的俏臉,她皺著好看的眉頭,眼中的拒絕和惱怒顯而易見,“你趕緊走吧!要是被人看見,我會很麻煩的。”

“不知道你現在有沒有時間,我想和你聊聊。”男子不漏痕跡的扯了扯嘴角,對於女生的冷淡和無禮,他似乎並沒有感到有什麼特別不悅之處,或者說,他已經習慣了。

對比三年來,2000:2的MSN聊天記錄和零回複的手機簡訊,她能這麼“平心靜氣”的麵對自己說出成段成段的句子,在男子看來,已經算得上是寒冬回暖的良好開端。

“沒有時間!我和你也沒有什麼好聊的!”女生習慣性的將長發撥至耳後,“而且,我和你也不是什麼很親的親故!所以,如果哪天我們不得不見麵,請叫我的全名!孫娜恩!”

說完,她伸出一隻手來接過手提袋,然後“啪嗒”一聲關上大門,迅速反鎖,絲毫沒有留下一丁點轉圜的餘地。

“好吧,下次再說,對了。”吃了個閉門羹,男子苦笑著捏了捏耳朵,他也不管門後的人是否還在,趕忙把受人之托的事情告訴對方:“世恩叫我告訴你,她下個月10號回首爾,要你準備好生日禮物,另外。”

世恩,全名孫世恩,是孫娜恩的妹妹。

“我從上個星期開始,在首爾大學讀研究生,所以這次回來,短時間內應該不會離開。”

“媽媽說你現在很辛苦,雖然夢想很重要,但還是要注意自己的身體。”

“關於那件事。我絕對會說服爸爸,你不需要太過擔心。”

“我走了,如果沒什麼重要的事,我不會來打攪你。”

“新的號碼已經發簡訊到你的手機上,有什麼需要。給我打電話。再見。”

======

======

鄭雨彬,也就是剛剛在公寓樓裏,被孫娜恩拒之門外的年輕男子。

現如今的身份,乃是首爾大學生活科學學院消費者學科的在讀研究生,師從金蘭都教授。

或許大家還不知道金蘭都是誰?

金蘭都教授,生於1963年,首爾大學法學院和行政學院畢業,美國南部加利福尼亞(USC)博士,目前任首爾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消費者研究係主任,同時擔任韓國總統辦公室、三星集團、愛茉莉太平洋集團等企業的專業顧問。

他在2007年出版的作品《奢侈韓國》,因為分析韓國名品消費者消費動機,獲得鄭進基言論文華獎。

同時每年出版的捕捉趨勢係列的專業類書,《趨勢韓國》,縝密分析韓國將如何流向哪裏,被公認為是“最明快的趨勢教科書”而備受關注!

除此之外,他還是韓國總統辦公室專業顧問,被韓國青年看做是人生導師。

他在韓國的文化影響力,相當於漢朝的“意中天”!

雨彬之所以能夠跟隨金蘭都教授在首大讀研,絕大部分的原因也是機緣巧合!

早在2010年時,金蘭都教授敏銳的察覺到漢朝消費新勢力的發展趨勢,準備著手寫作自己的新書:《漢朝趨勢》!

為了就地取材和實地考察,他聯絡了之前在美國讀大學的同窗好友,現任漢朝滬城負擔大學的錢文中。

而當時作為韓國交換生的雨彬,因為語言便利的關係被錢文中選中,擔當金蘭都教授的助理兼翻譯。

雨彬在負擔大學呆了整整三年,語言方麵幾乎沒有一點障礙,除此之外,他更是對漢朝,特別是滬城當地的風俗民情了若指掌。

在他的幫助下,金蘭都不僅圓滿的達成了自己的目標,還意外的收獲了許多,自己之前聞所未聞的漢朝式消費理念和趨勢。

通過交流,金蘭都發現就讀曆史係的雨彬在經濟學和消費學上涉獵頗深,並且還有著他自己獨到的眼光和看法,不由起了愛才之心。

再取得後者的同意之後,他向負擔大學發出署名“鄭雨彬”的首爾大學研究生邀請函。

======

於是,雨彬饒了一個圈,從韓國到漢朝,又再一次的“去”了韓國。

至於為什麼要說“去”字,而不是“回”字,這裏麵的原因倒是有些複雜。至少鄭雨彬是這麼認為的。

在別人看來,至少在“家人”看來,鄭雨彬是前往漢朝遊學;而說到遊學,雨彬則認為,“逃避”這個詞語可能會更加貼切。

很小的時候,“爸爸”便將他從延邊接到首爾,但他心裏明白,自己的血緣父親,並不是這位多年來如血親一般照顧著自己,對自己和藹可親的大學老師。

而自己的親生母親,也不是表麵嚴厲,實則內心無比柔軟的,俗稱“刀子嘴,豆腐心”的美術館館長母親。

更何況總是跟在自己屁股後邊,留著鼻涕的“小不點”小妹孫世恩;以及那個隻比他小四歲,但從小就對他很“高冷”的二妹,孫娜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