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荀彧也是開口勸道:“丞相,如今蔡瑁和蒯越雖然送上降書,但是他們是否是真心歸順,尚且難言,此二人德行卑劣,若是詐降,丞相豈不是身陷險境?再者,區區劉備何足道哉,還是等大軍彙合了之後,再一同南下荊襄吧!”眾人也都是紛紛附和。
“錯了,你們都錯了,你們都高看了蔡瑁等人,也小瞧了劉備,若是劉景升在時,我若隻帶五萬人馬,就前去荊襄,多半有去無回,但是區區蔡瑁張允鼠輩,如今就算是借給他們十個膽子,也不敢動曹某分毫!”
曹操話語之中滿是異乎尋常的自信:“蔡瑁張允為人我素有所知,此人素來趨炎附勢貪圖名利,他來投降多半不假,至於蒯越,此人雖有幾分謀略,但是卻無膽識。如今我已然一統北方,若是他敢害我,豈不是自惹禍端?以其見識,不會看不出其中的利害。”
曹操就是曹操,說話自有一股說服力,聽了他的話之後,幾乎所有人都是信服了。當下在曹操的示意下,諸將自去集結人馬,準備南下,整個議事大廳內除了曹操,就剩下被他稱為謀主的心腹謀士荀彧。
“荀彧啊,你是不是對孤如此急切地南下,心存疑惑?”看荀彧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曹操索性也是主動笑問道。
“正是,丞相,恕我直言,您之所以急於南下,似乎並非為了盡快安撫荊襄人心,反倒是為了對付這劉備一般?”荀彧稍一猶豫,還是講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事實上這話說出口之後,就連他自己都覺得有些荒謬,曹操是誰,怎麼會如此忌憚一個區區的劉備?
“唉,不瞞你說,我還真是為了這個劉備!”出乎荀彧的意料,曹操居然說出這樣的話來:“劉備此人,雖實力孤單,但善得人心,我想荊州上下,終究還有一些忠於劉表的勢力,方才使者曾說,荊州錢糧多半被劉琦帶往江夏而去,劉備諸葛亮是何許人也?一有錢糧,傾手之間便是可以變出十萬大軍,若是讓他南下彙合了劉琦,二劉聯手,再集結起這些終於劉表的人,隻怕到時候我們意欲平定荊襄,難免還要大費周章。”
事實上曹操對劉備的忌憚還不止於此,從徐州到汝南,雖然每一次自己都把他殺得跟喪家之犬一般,但每一次他都能夠在千鈞一發之際,奇跡般地逃出生天。正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而劉備要是有福氣,對曹操而言可不是什麼好事。
“早點去準備吧!”曹操說完這最後一句,就此去歇息了。
就在這時,曹仁慌忙從外進來,稟報道:“丞相,我等已經攻下新野!”
曹操道:“攻下新野,這是好事,怎地如此慌張,猶如丟了魂一般?”
曹仁吞吞吐吐的說道:“諸葛亮那廝在城中布下了火陣,我軍入城之後正在埋鍋造飯,城外便是火箭如雨而來,立刻大火衝天,我等出城避火,被趙雲馬謖追殺,好不容易逃到博陵渡遭大水衝散,關羽張飛趁我等被大水所淹,群起而攻,我軍奮力血戰,才把他們擊退……”
曹操聽此,頓時起身:“什麼又是火又是水的,你就照實說吧,折了多少兵馬?”
“大約三五萬吧。”
曹操麵色凝重:“那就是五萬,劉備,不除掉此人,我寢室難安,荀彧讓他們不要準備了,立刻隨我追擊劉備,曹仁,調動你麾下所有騎兵,隨我追殺劉備!”
說完之後,曹操便是拂袖而走,穿戴盔甲去了,看著曹操遠去的背影,荀彧欲言又止,最後還是歎了口氣搖頭退下。
不說宛城這裏的氣氛詭譎,與此同時,在荊州大地,率領百姓南下逃難的劉備大軍,終於在日落時分,抵達了襄陽城下。
襄陽城門關閉,戒備森嚴,城上遍插旌旗,壕邊密布鹿角,劉備,馬謖眾人麵麵相覷,現在劉備帶領百姓南下,拖家帶口,每日行軍不過三十餘裏,動作緩慢,如此下去,定要被敵軍所追。
此番到了襄陽,這些百姓可以安置於此,劉備便是可以帶領兵馬快速行軍,到了城下, 劉備便是勒馬大喊,“劉琮賢侄,此乃荊州百姓,新野樊城已陷敵手,某不忍百姓歸於戰火,賢侄當有好生之德,開啟城門,放百姓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