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萬夫不當(1 / 2)

張遼率領千餘鐵騎追趕在最前,到了長板橋,隻見張飛倒豎虎須,圓睜環眼,手中蛇矛崢然,立馬橋上,卻是毅然不懼。

張遼勒令麾下停下追擊的腳步,當下不好定奪,張遼雖然勇悍,可是素來行事穩重,自從呂布死後投了曹操,為曹操十分倚重,此番南下,也是五十萬大軍的一路主帥,當曹操聽聞荊州劉表已死,蔡瑁張允蒯越等人準備投降獻荊州之時,便是命令各路主帥率領各自騎兵追趕劉備。

到了此處,張遼瞻看形勢,怕其中有詐,心下準備會合後麵的軍馬,再做追擊,馬蹄聲轟然響動,直到盞茶功夫才緩緩停歇,到了這個時候,曹操麾下已經有萬餘鐵騎抵達,麾下大將亦不在少數,曹仁、夏侯惇、夏侯淵、樂進、張郃、許褚等人基本已經悉數到此。

曹操親自上前,向張遼問道:“文遠,趙雲等人已經是強弩之末,追之必死無疑,為何立馬於此,躊躇不前?”

張遼臉上便是顯出疑難之色:“主公,你看前麵!”

曹操聞言‘哦’了一聲,便是看見一員武將單騎立在橋頭,曹操心中便是大為疑惑,心中暗道,莫不成一員將領還能敵吾上萬鐵騎?劉備卻是有些異想天開了罷。

隨後曹操再看向此將身後,隻見橋東樹林之後,塵土大起,樹林之中隱隱有旗號閃動,曹操大軍被劉備埋伏了數次之後,陣亡軍馬已經近十萬,說來也是有一些後怕,難不成又是諸葛亮那廝的計策,此地亦有埋伏?

曹操見此,心中更是狐疑,“此人是何人?傳令三軍,紮住陣腳,一字排開,恐橋後有伏兵,小心行事!”

眾將聽聞曹操之言,便是各自奉命行事,往來調動,排齊陣列。

張飛見到曹軍一時之間並沒有急攻而前,饒是他神經大條當下也鬆了一口氣,心中想到,此時此刻便是愈加有恃無恐便能唬住曹軍,待到後軍青羅傘蓋、旄鉞旌旗來到,料得是曹操心疑,親自來看。

張飛當下便是厲聲大喝曰:“呔,我乃燕人張翼德,誰敢上前與我決一死戰?”張飛氣沉丹田,怒吼之聲驟然發出,響徹曹軍,聲如巨雷,曹軍一眾兵馬便是為之一驚,座下戰馬開始焦躁不安,不斷的後退,無數曹軍甲士盡皆輕撫戰馬鬃毛,安慰愛騎。

一震之吼後,曹軍頓時鴉雀無聲,曹操見此人生得一副勇猛之相,而一吼之下竟然有許之威,麵色便是更加的凝重起來,再聽到此人自報姓名之後,立刻命左右去掉傘蓋,仔細看著橋上張飛,曹操對麾下諸將道:“我曾經聽雲長說過,他三弟勇武遠勝於他,‘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爾等切記不可輕敵。”

諸位大將皆是拱手應諾,半晌之後,張飛見曹軍似乎是被自己震住了,便是大睜虎目,再度爆喝:“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上前決一死戰?”這第二聲怒吼之下,前麵數列方才被安撫下來的坐騎,又開始躁動不安起來,懼怕的往後退了幾步。

不要小看軍陣之中退後的這幾步,僅僅就是戰馬退讓的幾步距離,便是引得曹軍剛剛紮穩的陣腳有所鬆動。

曹操用人不疑,卻又生性多疑,奸雄性格便是如此,變幻無常,讓人捉摸不定,曹操見橋後塵土漫天,號旗閃動之時,心中便是已有退意,又見張飛單騎叫陣,渾然不懼上萬鐵騎,如此氣概之下,曹操便是暗暗想倒到,此人視萬軍如無物,定然有所倚仗,劉備乃多年宿將,諸葛亮又足智多謀,派遣如此大將殿後,斷斷不會讓他前來送死,其中必然有詐!

張飛瞧得真真切切,望見曹軍陣腳移動,認定自己這一招很是受用,便是一提麾下戰馬韁繩,人借馬力,馬借人威,戰馬嘶鳴一聲,便是高高的人立而起,張飛挺矛又發出一聲暴喝:“爾等鼠輩,戰又不戰,退又不退,是何道理,快快下馬,與我決一死戰!”

喊聲未絕,曹操身邊一員偏裨末將,喚作夏侯傑,此時驚得肝膽碎裂,吐出一口鮮血(估計是突發腦溢血),倒撞於馬下,諸將坐騎卻是再也忍受不住,再度往後退卻,無數戰將順手便是帶過馬韁操便回馬而走,曹操大聲道:“撤!”

後路軍馬也被帶動,於是諸軍眾將一齊望西奔走,人如潮湧,馬似山崩,人言兵馬上萬則一望無際,更何況是騎兵這種需要保持馬距的金貴兵種,乍然狂奔之下,便是陣型散亂,成一潰千裏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