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公瑾前來,正為此事,曹操覬覦江東久矣,我意與之一戰。”孫權道。
“主公,此事公瑾尚有主張,還要再細細思量才是!”周瑜毫不客氣的說道。
變數陡生,要知道周瑜手握兵權,其權勢比張昭更大,諸葛亮微微皺起了眉頭,馬謖也是微微不高興,明明已經板上釘釘的事情,橫著插進來一個周瑜,卻讓事情又生變數,孫權十分重視周瑜的態度,立刻臉上現出難色,沒怎麼思索便對諸葛亮道:“孔明先生,抗曹一事兒,待來日在細細商議如何?”
諸葛亮隻能點頭,又看孫權和周瑜兩個人似乎要秘密談些什麼,便拉著馬謖起身告辭,再回驛館等候消息。
魯肅送了二人一程,一路安慰不止,說既然孫將軍答應了抗曹,此事雖有波折,定能成功。
回到館驛之後,兩人對坐,“周瑜作為武將,定沒有投降曹操之心。”諸葛亮冷靜的說道。
馬謖也明白這個理,作為後世人,他是知道,書中寫得明明白白,周瑜跟曹操大戰了一場,怎麼可能改變態度呢,“周瑜此人高傲自負,其今日推阻,定是想勸孫權不與我等聯合,江東單獨抗曹。”諸葛亮道。
“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他連這麼淺顯的道理都不懂?”馬謖問道。
“豈會不知,他所擔憂者,必然是怕我方趁大勝之時取利,擴張兵馬,搶占城池,反而又成江東之大患。”諸葛亮分析道,所謂最了解自己的便是自己的對手,諸葛亮是聰明之人,也是看了出來,周瑜所為的,必然是江東的權益,想江東在聯盟之中占據主導地位。
諸葛亮如此說來,馬謖也是頗為認可,周瑜想得不錯,經過赤壁之戰之後,劉備確實趁此做大做強,終成一方超級霸主,得了荊州益州之後,甚至一度有與曹操爭鋒之勢,關羽北伐,令得許昌人心惶惶,遷都之聲雲起,“我自有辦法,隻需承諾戰後所得,皆歸江東即可。”諸葛亮頗有些無奈道。
“那我們又如何行事?需知主公最大的短處便是在於沒有立足之根據之地,這荊州,非取不可啊!”馬謖也是擔憂的道。
“非也,暫時許他,待曹操兵退,再做打算。”諸葛亮打定了主意,不管怎樣,有了機會就先促成孫劉聯盟,等到曹操回了北方,危險解除,不行就賴賬,再不行就跟江東打一場。
諸葛亮預料的不錯,周瑜跟孫權談的就是這件事兒,他認為劉備窮途末路,兵少將寡,根本不需跟此人合作,憑著他周瑜的才智和江東的實力,單打獨鬥也能戰勝曹操。
正所謂寧該閻王債,不欠小鬼錢,小鬼們都太難纏,將來光是這利息錢就換不清他們的,孫權可是答應了諸葛亮,對此猶豫不決,自己好歹一方霸主,豈能言而無信,傳出去豈不成了戲耍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