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一門三虎(1 / 2)

樂進和張遼、張郃、於禁、徐晃並稱為曹魏‘五子良將’,曹操一下子就派出去了兩員前往壽春,可見對於壽春合肥一帶的重視,需知荊州局勢雖然重要,但是淮河一線,也要加以鞏固才是,不管勝或敗,早作謀算才是好的。

曹操可謂老成謀國,張遼一聽此言,便是覺得此事可行,畢竟合肥也是兵家必爭之所在,可以取之,再觀望此戰的結果,當下便是拱手應道:“末將願往!”

曹操點了點頭,“如此甚好,你先退下吧,明日便去挑選兵馬啟程罷!”

張遼退下之後,荀彧便是走上前道:“丞相一番良苦用心,文遠自然曉得的,不必為此多慮了!”荀彧是曹操帳下首席謀臣,官至侍中,尚書令,荀彧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江湖盛傳一句話叫做,“挾天子而令諸侯!”,這就是荀彧撼古震今的一次謀略,曹操正因為采納了荀彧的意見奉天子,才一舉成為東漢末年最有實力的軍閥,為以後所有戰爭打下了牢不可破的基礎。

荀彧很少隨軍出征,而是“居中持重”,建安三年,對於曹操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年,五月,曹操大敗張繡,十二月,曹軍攻入下邳,誅殺呂布,平定徐州,正是在平定張繡,呂布之後,曹操的實力才得到了擴充,又過兩年,官渡之戰。

在這一係列的戰事之中,荀彧充當的大多是屬於坐鎮後方的角色,曹操此次誓師南征,卻是出人意料的帶上了荀彧,原因就是此次出兵軍馬實在過多,曹操幾乎是將自己麾下的所有幹臣都派了出來,才堪堪能夠維持大軍的運轉,抵定荊州也有一個多月了,荊州蒯越,蒯良等人大力調動荊州的糧草輜重以供給曹軍,荀彧這個時候的擔子總算是減少了下來。

曹操將自己留下來,荀彧幾乎也是能夠猜測到他的用意,不過荀彧並不能點明,為人主者,可以在戰略大局之上容忍謀臣暢所欲言,因為這是霸業所需,縱然有所忌憚,也是可以輕輕揭過,但是卻最忌諱別人揣摩心思,這一點荀彧比之楊修要聰明得很多,要說楊修的智力就差了嗎?其實並不然,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不知道藏拙,以至於後來曹操兵發漢中,討劉備而不得進,守之又難為功,因一‘雞肋’小事,借故殺之!

關於張遼的事情,兩人都是心知肚明,要知道即便是曹操對曹仁,夏侯等將好生勸慰,但是這並不能抹除他們心中的憤慨之意,張遼在襄陽過得並不如意,如此一來曹操還不如將張遼調動到壽春合肥一線,以對應將來大局。

曹操歎了一口氣,“曹洪之死,不怪文遠啊,輕敵冒進,乃是兵家大忌,這兩年我們打的勝仗多了,便是生了傲慢之心,不僅僅是子廉如此,軍中風氣已成,難以扭轉了,要麼就來一場大敗讓其醒轉過來,要麼……就一直大勝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