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敢問巨達兄,這車懸陣有何特殊的門道在內啊?在下怎麼從未聽說過。”馬謖頗為疑惑的道,向朗得意洋洋的沉默了半晌,賣了個關子然後娓娓道來:“車懸陣為戰國時期所創,車懸陣的與方圓陣相似,大將位於陣形中間,外圍兵力層層布設,不同之處在於,機動兵力在外,結成若幹遊陣,臨戰時向同一方向旋轉,輪流攻擊敵陣,形如一個轉動的車輪。其意義在於,向敵軍的一部不斷地施加壓力,使其因疲憊而崩潰,己方則因為輪流出擊而得到補充和休整,恢複戰力,不容質疑,這種戰術是很優秀的。”
馬謖兩眼頓時大放金光:“不錯不錯,陣法之道素來流傳,以前未曾見到,今日有幸,當一睹為快!”
“厲害是厲害,不過這車懸陣受地形的製約大,要便於機動,要求大將有高超的戰術指揮能力,應善於尋找戰機和在軍隊的輪換中避免疏漏,戰力持久卻不利速決。”向朗不愧是司馬徽的弟子,各方麵都有所涉獵,這些東西都是信手拈來,絲毫不顯生澀。
作為一個現代人,馬謖對陣法陣圖之類的東西原本是嗤之以鼻,但見了今日這場比試,這才知道這陣圖的確有些奧妙,古人流傳至今,實在是有道理的。
趁文聘指揮義勇軍左廂擺好陣型的功夫,魏延騎兵已然修養得當,發起了第二次排山倒海的衝鋒,與此同時,王威也披甲上馬,親自率義勇軍右廂士卒承月牙型兩翼包抄,殺向義勇軍左廂。
一時間,校軍場塵煙滾滾,廝殺之聲不絕於耳,“這陣勢,文聘那陣型頂得住嗎?”馬謖心裏有些打鼓,倉促之間組織的陣法真的就有那麼神奇?
馬謖緊了緊腰帶道,“步兵對陣騎兵天生就處於劣勢,騎兵有著強大的衝擊力量和機動力量,在數倍於己身的強敵麵前也有很大勝算,而且就算再不濟,打不過也可以跑嘛!”
“非也,以步破騎雖然艱難,並非易事,可也並非沒有先例,而且騎兵衝鋒起來,主帥難以控製,若是步軍主帥是位指揮天才,麾下治軍嚴正,還是有希望立於不敗之地的。”伊籍對此似乎是不敢苟同,現在這個時代騎兵作戰還沒有達到冷兵器時代的頂峰,是以騎兵戰術也還在不斷的開發之中,到了兩宋元時期騎兵這個兵種才被開發到了頂峰,一時之間,成名的騎軍不在少數,例如西夏的鐵鷂子,北宋的白梃兵,勝捷軍,遼國的遠攔子,金國的鐵浮屠,乃至後麵縱橫天下的蒙古鐵騎。
現在的兩軍對峙,要想破步卒戰陣,一般還是以戰車衝鋒,騎兵隻是作為手中的預備兵力進行襲擾和追擊。
“轟隆!”聞言所部眨眼之間儼然已經衝進了文聘的車懸陣中,這一次陣法的優越性能充分得到了顯示,騎兵緊緊隻是撕破了外圍的一道防線,便是無力繼續衝擊下去,成為了義勇軍左廂攻擊的靶子了。
魏延身邊的令旗手大旗一揮,騎兵紛紛勒馬回走,撤出了第一線的戰場,不過身後的義勇軍左廂毫不示弱,死死咬住吊在後麵的騎兵,這也導致魏延所部付出一定的“陣亡”代價之後才脫離苦海。
電光火石一瞬間,王威帶領右廂甲士衝上前來,掩護魏延所部撤退,與此同時,又讓文聘所部得不到喘息的機會,左廂所部方才扭轉了一點局麵再一次被扳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