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會和葬禮很快就舉行了,沒有太多繁瑣的地方,簡簡單單,來的人也很少,幾位領導帶著軍委寫的條子就來了,簡單的講了幾句話,沒有什麼感人的地方,就這樣下葬了,兩天的時間,老人就安眠在了烈士陵園。
張楓站在老人的墓前,將帽子端端正正的拿在手裏,展開手中皺巴巴的紙張,看著紙張上的字跡,張楓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麼了,這些老人不害怕死亡,他們隻是害怕他們不能再為祖國做貢獻了,他們也許大多數的人都沒有上過學,但是他們的思想卻是最先進的,那就是為了祖國奉獻自己的一生,你說他們是瘋子也好,守舊也罷,在現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上他們就是另類,但他們也是最可愛的人。緊緊的紙張握進手心中,張楓咬著牙,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下了一個決心,轉身堅定的向遠方走去。
建國後,偉大領袖閉關鎖國二十年,堅定的發展農業經濟,在未見成效後,開放第一個港口城市京海市,後逐步開放沿海各大城市。但因為領袖的威望實在太大,人民都相信主席,所以全國的人都去搞經濟建設了,後麵的幾代主席也一直沿用經濟為大的目標,造成了其他領域不能和經濟領域平衡,最不平衡的就是文化和體育了,這種情況在這一代主席上台後才有了改變,大力的發展文化交流和體育項目,時間太短雖不能取得太多的成績,但也讓文化和體育有了很大的提高,不過和外國比起來,還是有區別的。
如果讓張楓來看的話,那就是這個華夏國,現在有著地球中國21世紀的經濟實力,21世紀的各種設備設施,但是文化卻隻有地球中國20世紀80年代的水平。張楓打開電腦看了很多關於華夏的問題,發現因為曆史的偏差,讓很多的經典之作都沒有出現,甚至在古代曆史上,雖然曆史是同樣的,但是文化差異太大了,這裏四大名著裏麵竟然沒有《三國演義》和《西遊記》,也沒有發現和這兩本書相似的書籍,四大名著成了兩大名著,這讓張楓真的很奇怪。
接下來的一個多星期,張楓熟悉著這個養老院,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查看這個世界的曆史,發現和地球確實是兩個世界,因為曆史上的一個大事件沒有發生,造成了後來的文化有了一個很大的區別,那就是秦朝秦始皇並未“焚書坑儒”,這一事件沒有發生,讓華夏燦爛的文化傳承了下來,所以現在這個國家雖然沒有其他的兩大名著,可是這個國家的文化依然很燦爛,百家爭鳴,可惜的是在近代,八國聯軍的進逼上京城,燒毀了當時華夏最大的圖書館,接下來的百年內戰及抵抗侵略,讓華夏的文化一度失傳,最後就是領袖的大力發展經濟建設,所以造成了現在的文化遺產不多。
張楓仔細了讀了華夏國的曆史,覺得這個國家的文化和地球中國的文化雖然不近相同,但卻有很多相似的所在。熟悉了很多,讓張楓的陌生感也減少了很多,這是一種進步,起碼對張楓來說是的。
經過了兩個星期的熟悉,張楓將養老院所有的人集合在一起,包括47位老人,一個醫生,三個護士,還有一隊13個人的值班軍人,這13個人是保衛這個小院的,還有幹點體力活,每一年都會換一次崗,最後再加上食堂的7個廚師,養老院也就這些人了,除了兩個在大門口站崗的都到了,在這小小的食堂裏,所有的目光都集合在站在前麵的張楓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