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鳥先飛 795、結束也是開始(2 / 2)

以怡和集團為首的英資財團,也是在這段時間裏,將回籠的資金繼續投資在了香江。

一時間,香江的經濟仿佛是回到了1973年股災以後,初次回暖的狀態。

1984年5月,全月的香江房屋交易量自1982年9月份後,首次突破了3000交易量。

6月,香江中西區的房價同比去年漲幅了百分之28.7,同樣麵積的房屋,去年每尺210元左右,今年漲到了270元左右。

7月,全港地價在經曆了地產崩潰以後,首次出現了大麵積的上漲,各大地產公司的股票,也首次從停滯不前,微微的上漲了幾個點。

同年8月,在地產逐漸回暖的過程中,李國豪和鄭大亨、霍大亨等人投資的“騰飛”地產公司,攜帶50億的現金,重磅出擊,在大麵積的對香江地產各個項目的大筆投資以後,徹底的帶動了香江股市、樓市的回轉。

同時,第二輪的“百億救市”計劃,再次被李國豪公開提及。

報紙、電視台無止境的吹噓著李國豪“百億救市”對香江經濟好轉所帶來的巨大影響。

在大眾收看這些讚揚李國豪內容時,所有人都誤以為此次股市、樓市的回暖,是得利於李國豪不惜餘力的出資救市而產生的好轉,對李國豪個人的好感度達到了百分之兩百。

渾然不知,李國豪提及的所謂“百億救市”,換個名字就是“抄底計劃”,

同年9月10日,恰逢國慶35周年,內地方麵考慮到此次跟英國草簽“香江回歸”聯合聲明,以及最近半年來香江民眾對香江未來前途所擔憂。經過反複討論,最終提議,由香江新華社分社通過港英政府邀請香江高級官員、兩局議員,以及商界名流翹楚,組成香港政商兩界觀禮團赴京參加國慶大閱兵。

在組團的過程中,考慮到英國人之前一直拿香江民主來回應香江回歸的問題,內地方麵也是擴大了邀請的範圍,盡量使觀禮團包括了香江社會各方麵的代表,這樣能夠讓更多的普羅大眾相信內地對香江所提出的“一國兩製,五十年不變的言論”。

可能是經過這次中英談判,以內地順利收回香江而落幕,此次內地提出的邀請觀禮團,不限於香江,也將澳門給囊括在內,為日後收回澳門打下良好的群眾基礎。

經過長達十幾天的反複選擇,港英政府和內地方麵終於對觀禮團人選給作出了最終的決定。

最終組成的港澳各行各界知名人士觀禮團,共計200多人,分12個分團,第一團工商、金融、航運界人士共40人;第二團公務員、工人、農民、漁民、小販共21人;第三團教育界人士共21人;第四團醫務界人士共71人;第五團科技界人士共11人;第六團法律界人士共14人;第七團文藝、出版、電影界人士共20人;第八團體育界人士共10人;第九團新聞界人士共12人;第十團婦女界人士共15人,第十一團宗教界人士共7人;第十二團學生界6人。

可以說,觀禮團的組成包括了香江和澳門,上中下、左中右、老中青各方麵的代表,總人數200多人,大大超過了以往赴京的觀禮團,也是首次公開的觀禮團。

這批觀禮團當中,李國豪自然是在內的。

9月29日,兩百多人的港澳觀禮團順利抵達京都,參加了國慶大閱兵,焰火晚會,35周年國宴。

在國宴上,鄧老與李國豪舉杯共飲的畫麵,被在場的香江記者拍下並傳回了香江。

10月,香江經濟全麵回暖,地價和房價再次穩步增長,同比去年漲幅高達百分之20,樓市的好轉已經不可阻擋。

11月,大量的國外資金湧入香江,借助此時香江地價和房價的好轉,進行著跟李國豪一樣的抄底計劃,隻是可惜的是,他們來的晚了一點,不過就算如此,按照目前樓市的漲幅趨勢來看,依舊很有賺頭的。

12月,香江的地產一月房屋成交量突破了有史以來的1.13萬交易次數,同比過去數十年,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額交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