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玥無奈的搖了搖頭,“那個,這是給你的東西,可能對你有用,如果想合作,可以打我的手機,我沒換號。”
寧若白盯著一個電話大小的金屬盒子,聽見關門的聲音,點了一支煙,拿起盒子,回到了和平博物館。
早上的時候,看門老大爺給了大門鑰匙,停下車子,夜裏樹影擺動,偌大的院子隻停著自己一輛車,寧若白眉頭一皺,喃喃道,難道是我太過緊張了嗎?
和平博物館側麵有專門的樓梯通往三樓,回到自己的房間已經夜裏一點多鍾,洗了把臉,寧若白便坐在台燈下來,點起一支煙,拿出了左玥交給自己的金屬盒子。
這裏麵,不會是個定時炸彈吧?
寧若白苦笑,左玥應該不是這麼無聊的人。
盒子側麵是個銀色的卡扣,沒有鎖和密碼,整個盒子泛著微弱的光芒,看質地應該是黃銅的,上麵沒有任何花紋,如果仔細觀察,隻有卡扣處有一個蝴蝶的造型,古樸典雅。
寧若白喜歡這種造型,小心翼翼的用拇指勾住卡扣,緩緩打開。
映入眼簾的是枯黃如同布帛的一塊東西,整整齊齊的疊成盒子的大小。手指接觸,略有粗糙,他拿起布帛,盒子裏麵就空空入也了,感覺這銅盒子就是專門為這布帛打造。
布帛折了三折,打開後平鋪在寫字台上,其上用毛筆字跡書寫,密密麻麻若山川河流,古刹名邸,寧若白眼前一亮,莫非這是一幅地圖?
在地圖的右上角,小篆體書寫“扶蘇、贏秦廣陵秘方圖”,寧若白勉強可以識別。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製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
因為在之前的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各國的漢字出現了簡繁不一、一字多形的情況。
秦始皇滅六國後,下令以秦國的“小篆”作標準,統一全國文字,這張地圖用小篆書寫,說明這是秦國時期的產物,就算是仿的,也應該是描述了當初的某個地理位置。
寧若白心中分析,盯著那幾個小篆體的文字,不對!贏秦廣陵秘方圖?
秦、廣陵、秘方?
嘴裏嘀咕著,寧若白猛然抬起頭來,話說這一排小篆中竟然存在這幾個字,如果單獨從中摘取,不就成為秦陵秘處了嗎?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難道說寧堯口中的秦陵秘處,不是指的秦始皇的陵墓,而是指的這裏?
如果是真的,左玥為什麼知曉自己的意向?
也罷,先不管了,早在之前,寧若白就懷疑所謂的“秦陵秘處”,其實和“秦陵”沒有關係,如果他隻是一個簡稱,那麼代表的意義將大相徑庭!
寧若白重新打量這句話,首先出現的兩個字是“扶蘇”。
曆史課本中曾經學到,這扶蘇應該就是扶蘇公子,是秦始皇的大兒子,其它的東西就知之甚少了。
打開電腦,扶蘇的描述並不多,但如同傳奇人物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