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若白注意到,他翻到的那頁,右手所指的,正是“星上秘禱,鑒秦川之鶻,納君房之法”。
“秦川?君房?”鍾小印嘀咕著。
“秦川應該指的是現在的秦嶺,而君房,指的是秦朝官吏徐福!”寧若白曾經在民國監獄讀過一本關於許福尋藥的曆史小說,所以對君房這兩個字非常敏感。
“徐福!”大官人愣了一下,“那個太監?”
“去你丫的,怎麼誰都是太監!那鄭和的確是,趙高也是,不過這徐福可不是!”
葉蕊白了一眼大官人,如果這君房指的是許福,那麼公子扶蘇和徐福關係必然不簡單。
談到徐福,很多人並不陌生。
徐福,字君房,是秦朝著名方士、曾擔任秦始皇的禦醫,出生於戰國時期的齊國。
當時秦始皇的政權已經穩定,便想獲得長生不老的秘法,企圖永享榮華富貴。徐福上書說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可能會找到永生之法。
於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領童男童女數千人,以及已經預備的三年糧食、衣履、藥品和耕具乘坐蜃樓入海求仙,耗資巨大。但徐福率眾出海數年,並未找到神山,徐福則在當地之山,“嶗山”留下後代,後代改姓嶗或勞。
公元前210年,徐福再度率眾出海,來到“平原廣澤”,他感到當地氣候溫暖、風光明媚、人民友善,便停下來自立為王,教當地人農耕、捕魚、捕鯨和瀝紙的方法,此後再也沒有返回中原。
當然,這都是野史,也有主流說法認為徐福死於大海之中。
所以徐福最後的行蹤,無人知曉,也是曆史中的謎案之一,充滿了神話色彩。
如果是一個,那也無可厚非,如今秦朝兩個俱有神話色彩的人有了關係,那可就不一般了。
寧若白突然想起了特事調查委員會的任務,他們想要找尋古鯨黑洞,古鯨黑洞和關耳有關係,關耳又是明朝當初鄭和艦隊的一員;而現在這件事又牽扯到了秦朝的徐福。
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都出過海,很有可能,徐福在出海中遇到了一些特殊的事情,而這些事情,鄭和艦隊也遇到過,很有可能,鄭和在出海之前,已經得到了徐福出海的一些資料!
黑暗中,寧若白好像抓到了一個繩子,隻是這根繩子脆弱的很,還不足以將整件事串聯在一起。
但是如今配合左玥交給寧若白的《扶蘇、贏秦廣陵秘方圖》,由此可以判斷,這幅圖正是秦陵秘處的方位圖,隻要找到這個地方,就能得知當初公子扶蘇為何醉心於“星上秘禱,鑒秦川之鶻,納君房之法”,就能了解徐福的秘密。
所以眼下,《扶蘇、贏秦廣陵秘方圖》成了關鍵,隻是這張所謂的地圖,沒有任何的標注,滄海桑田已經過了兩千多年,那個地方現在還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