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裏加攻防戰其二,星堡(1 / 2)

雪,下雪,下大雪,下了好大的雪。雖然隻是十月下旬,接近十一月份,但是立窩尼亞地區的天氣已經相當的寒冷了。不過挪威的大軍都是苦寒之地出來的。斯堪的納維亞的冰雹風雪都沒能把他們怎麼樣。就更不用提東歐這一點小風雪了。

不過,聯合王國卻不行——韃靼人,哥薩克,以及立陶宛人這些,有不少都是在東歐大草原上討生活的遊牧民,這些家夥幕天席地的抗凍。但是波蘭人就不行了——越是往南麵的波蘭人就越不行。或者說人還勉強支撐得住。但是馬匹卻凍得直哆嗦,戰鬥力削減了一大半。

而聯合王國三萬多的軍隊,最重要的就是那三千騎士和騎士扈從組成的重騎兵部隊,以及一萬五千遊牧民輕騎兵。說到底都是靠著馬匹混的。特別是那些遊牧民,騎在馬上麵就好像人馬一體了一樣可以表演雜技,但是下了馬的話,因為騎馬的時間太長變成的羅圈腿,特碼連路都走不了太多,更不用說步行作戰了。

所以說,在冬季用兵並不是什麼好主意——特別是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這些維京牲口(波蘭人語)作戰的時候,吃虧是再所難免的。

不過,當聯合王國發現了埃吉爾似乎並沒有想要出城野戰,而是想要據城固守的時候,瓦迪斯瓦夫二世的心就又活泛起來了。

啊哈哈哈……他這是被我們勇敢無畏的聯合王國軍隊給嚇到了。

於是,傻到可愛的瓦迪斯瓦夫二世下了這樣的結論。而既然是這樣,那麼攻擊的權利就完全的在自己的手裏麵了。那樣的話,如果不進攻一下看看,實在是對不起人民對不起襠。於是,波蘭人開始試探著進攻了。

外圍的星堡——在波蘭人的眼中,這種木頭臨時搭建起來的外堡自然要比裏加正牌子的接近十米高的石頭城牆要好攻打,而且站在遠處的山頭眺望,裏麵竟然全都是軍營了守軍,看起來對方竟然腦殘的將軍隊主力部署在了這種地方。實在是有點莫名其妙。

說實話,埃吉爾最定了這種守備的策略,除了戰略上的需要之外,也是出於對聯合王國騎兵的一種恐懼。之前跟歐若拉那邊談了談聯合王國的軍力,無論是“惹急了他能動員超過三十萬的大軍”還是“對方輕裝騎兵不下八萬,重裝騎兵超過兩萬”都讓埃吉爾覺得肝顫。

雖然最後係統精靈也說了:“你如果也動員起來的話,那麼動員出來的兵力應該不比他的少”但是埃吉爾還是搖頭。因為這樣動員民眾,對於經濟,特別是農業的破壞相當的大。動員一次就等於是傷筋動骨一次。不到萬不得已的境地——也就是亡國滅種的時候,絕對不能動。

不過經此一事,埃吉爾也開始思考民兵預備役的建設了。

有鑒於對方兵力的龐大,埃吉爾就使了個壞,讓條頓騎士團替他打了頭陣,去聯合王國本土去死扛那五萬正在集結中的大軍。而有鑒於對方騎兵的強悍——雖然說這一次隻是動員了叁萬大軍,但是其中騎士就超過八百人,騎士扈從,見習騎士超過兩千人,遊牧民輕騎兵超過一萬。這樣恐怖的數字。而立窩尼亞地區土地也平坦的很,適合大規模騎兵部隊的展開。埃吉爾心裏麵明白得很,如果要野戰的話自己討不到太大的便宜。這才製定了守備的策略。

同時,埃吉爾絞盡腦汁,終於從自己的穿越者知識庫裏麵得到了一點點稍微有用一點的知識——星堡。

所謂星堡,實際上是歐洲後期,火槍已經普及了的時候,完全進入熱兵器時代了的時候才發明的一種玩意,擺脫了城堡高大厚實而且暗無天日的布局,上麵沒有蓋蓋子,整個堡壘並不是很高,而外形有棱有角,就好像星星似的,因此而得名——這樣的特殊布局,可以讓對方的火炮威力下降,並且在攀爬一側牆壁的時候,另外一側的牆壁上的士兵也可以射擊支援。這樣就省卻了建築極為麻煩,而且孤立無援的外堡。守備力大大加強。

此時此刻,埃吉爾已經籌劃著,在自己剛剛占領的,被命名為瑞典領的地方沿海建築一座新的堡壘,以防被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其他國家(主要是神羅)有可能發動的攻擊——而這一回用木頭搭建的一個類似星堡模樣的守備體係,就是一個實驗品。如果星堡的守備力真的很強的話,埃吉爾就決定重新翻新哥德堡,將那裏也建造成一個星堡。同時增強奧斯陸的守備力量——直接升級為要塞,並且將外側城牆建築為星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