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步入正軌(1 / 2)

軍隊,仍然是軍隊,隻有軍隊。軍隊是埃吉爾最大的依仗和最大的本錢——埃吉爾無論如何不會將軍權交給其他人。不論是神馬參謀部或者陸軍元帥都無法從他那裏將軍權拿走。絕對絕對絕對絕對絕對——

就是這樣。盡管已經想好了,預備著製定一整套的中樞管理機構。但是這其中並不包括軍方。盡管諾曼王國的領地已經增加了許多。但是軍事製度卻仍舊沒有太大的改觀。最多不過是增加了少量駐紮在各地的防禦部隊而已。真正的,有極強戰鬥力的,並且數量極多的軍隊仍舊跟隨在埃吉爾身邊,由埃吉爾親自指揮。

麻煩就稍微麻煩一點吧。

再次招募了一個和安德森的屬性大致相等——隻是忠誠度又高了一些的將領艾文,帶領著重新整編起來的,改稱為普魯士守備軍的五千軍隊駐守馬林堡,以防備南麵的波蘭暴民。並且準備隨時支援其他城市。

不過埃吉爾也明白。單單憑借著這麼一點軍隊,是無法完美的守備立窩尼亞和普魯士兩塊領地的。但他又不想要艾文麾下的軍隊太多。因此便決定再招募一個將領。並且在回去了斯堪的納維亞之後,再招募一支立窩尼亞守備軍。

除此之外,有消息證實,在他遠征東歐的一段時間內,法蘭西行事雲譎波詭,又大量來路不明的密探潛入諾曼底公爵領。因此埃吉爾也盤算著按照慣例組建一支諾曼底守備軍。駐守諾曼底……

這樣一來二去所需要花費的錢款可就多了去了……埃吉爾在計算了一下自己的領地之間的距離之後,又決定將都城從畢亞德遷移至正在改建中的,位於瑞典領內的哥德堡。這又需要一大筆錢。除此之外,構建中央的政治體係也同樣需要花費很多的金錢……原本預料之中的聯合王國的戰爭賠款不能到位,而新入手的領地也許諾了半年免稅的承諾。原本的領地因為初步動員而稅收減少,埃吉爾此時此刻頗有捉襟見肘之感。

財稅財稅財稅財稅……埃吉爾左思右想也想不出來能再開辟出什麼財源來了。現在的農業稅定的剛剛好,再調高的話農民們會受不了的。而商業稅也曾經一度高達七成。現在戰爭暫時停止,這才削減了一點,卻也仍舊高達六成半。除此之外,人頭稅,厄勒水道通行稅這種實際上對於經濟並不怎麼好的稅種也仍舊存在,想要再撈偏門子的話未免過了。原本坑了不少貴族一把,埃吉爾還想著能發一筆橫財的。但是最後除了多了幾塊田地之外,實際收入的金銀貴金屬錢幣並不是很多。看起來歐洲貴族都是些窮光蛋……

算了,忍吧,好歹消停幾個月,等著稅收吧。反正現在解散了動員。經濟生產也都恢複了過來。

這樣一來,補充和擴編軍隊的事情暫時放到了一邊去。埃吉爾便開始著手另外一項工作。也就是建立中央政府。按照最終結果而言,埃吉爾的政府的確是建立起來了。但是他在東歐殺了那麼長時間的人,所獲得的那些點券也都消耗殆盡了。

“最多再饒你一雙靴子,愛要不要。”就好像極端精明的售貨員一樣,歐若拉完全無視埃吉爾的軟磨硬泡。一點折扣都不帶給的。於是到了最後,埃吉爾隻好穿著這雙“據說是龍皮(?)”的,感覺挺柔軟的靴子鬱悶。

中樞政府職能如下:國家最高元首,自然是允文允武的神聖大帝埃吉爾。如今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征戰(威望,正統性+20),外加娶了正牌子的女王(正統性+25),以及埃吉爾之前兌換的特殊物品諾曼鐵冠(正統性+10),國王旗幟(藍底白鳥旗,士氣+1,正統性+5),以及升級換代的紅寶石紋章戒指(正統性+5),還有係統偽造的貴族出身(正統性+5)埃吉爾的正統性已經達到了七十點。算得上是列國承認的王室了。正統性最高為一百,最低為零。每超過中間值十點,就能增加一點軍隊士氣,民心,特殊人物忠誠度,十點外交好感度(王室政府——如果是共和政府的話無加成)。反之則是降低。

而諾曼王國的政府首腦,也就是俗稱的首相,宰相,或者總理大臣之類的東西。埃吉爾思考了一下,將之拆分成了三塊。其中名義上最高的,自然是國家大主教,掌管著國家教權,以及國家各個修道院院長的任免(埃吉爾原本想要滅修道院打土豪來著,不過左思右想的還是沒敢),這個卻是真真正正的自己人,也就是戰地教團的教士長伯多祿。不過這項任命埃吉爾說了不算,還要經過梵蒂岡教皇的準許,埃吉爾已經派人去教皇國“疏通”了,相信再過一段時間就能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