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按照阿爾托莉雅想象的那樣進行著。四萬大軍在海麵上顛簸了五六天之後,在布列塔尼半島北端上岸,緊接著便在阿爾托莉雅的嚴令之下馬不停蹄的繼續向著雷恩前進。
雷恩城的守備一如阿爾托莉雅預料的那樣稀少。布列塔尼的主力部隊一如阿爾托莉雅預料的那樣被部署在了東部的邊境地區。最終隻是花費了一天的時間,阿爾托莉雅便將這座法蘭西西北部最大的城市拿了下來。
緊接著張榜安民花了一天,宣稱自己是天選凱爾特之主花了半天,重新整編部隊花了一天半。隻三天不到的時間,阿爾托莉雅便折服了整個布列塔尼上層貴族。在諾曼-凱爾特四萬大軍的威逼之下,布列塔尼總共一萬軍隊徹底降服。至此,阿爾托莉雅的軍隊膨脹到了五萬人,已經完全具備了獨立作戰的能力。
在這之後,阿爾托莉雅繼續下令快速行軍,兵鋒直指諾曼底……
“哈秋……”
此時此刻,八月份,天氣已經逐漸轉冷。不過埃吉爾因為在這之前老早就兌換了高級體質和高級抗寒什麼的,再加上看上去很拉風實際上也很保暖很舒服的北極熊皮質地的毛披風,按理說不應該這麼冷的。
即使是在芬蘭,這個最靠近北極圈的北歐國家的時候。
“稍微有點不祥的預感……哈尼是不是出了什麼事情了……算了,以她的能力,打不贏跑還是跑得掉的。就算缺胳膊少腿或者毀容了也無所謂的。隻要能活著回來就好。萬能的戰神耶和華啊……”
於是,埃吉爾開始為自己的妻子祈禱。雖然說祈禱的對象稍微奇怪了一點。
在阿爾托莉雅航行,搶劫並且出兵征服布列塔尼的這一段時間裏,埃吉爾也並沒有閑著,雖然自己的軍隊還沒有整編完畢,補充的新兵仍然在招募之中。但是埃吉爾已經等不及了。反正瑞典已經被吞並,而諾夫哥羅德和莫斯科大公國也被擊敗。諾曼王國在東方的威脅已經消除了大半。那麼,即使是一支並不在全盛狀態的諾曼大軍,也足夠使用的了。
埃吉爾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總共四萬餘人的諾曼大軍仍舊很能嚇唬人——但是完全用不到上。軍隊開拔費用也是一大筆。不如養在城市裏麵,還能剩下不少的車馬費以及餐費。
最終,埃吉爾出征芬蘭的軍隊,不過是一千七百驃騎兵,一千諾曼重騎以及三百諾曼皇家騎士,這樣的三千精銳騎兵而已。
這樣的兵力,繼續遠征諾夫哥羅德的確稍微困難了一點。但是想要懾服仍舊處在部落文明的芬蘭人,卻是再容易不過了。當然,這並不是說埃吉爾就將這兩個東方的野蠻人國家放過了。此時此刻,外監管佛斯特和賽肯德已經乘坐維京戰艦駛向普斯科夫。並接連趕往諾夫哥羅德和莫斯科展開外交活動,以取消懲罰性關稅為誘餌,諾曼強勢兵鋒為後盾展開外交談判。要求諾夫哥羅德將普斯科夫等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全部割讓,並且賠償五千金幣的戰爭賠款。而莫斯科大公國與諾曼王國並沒有領土接壤,所以割讓土地就算了。但是必須賠償三萬金幣的戰爭賠款。
除此之外,埃吉爾還準備了一係列的不平等條約,比如領事裁判權,以及諾曼商人享受關稅優待等等。並要求兩國元首向埃吉爾俯首稱臣。歲歲來朝倒是不必,但是年年進貢絕對必不可少。當然了,讓埃吉爾高興了,也能賞賜個仨瓜倆棗……比如說諾曼王國帶著芳草清香的泥巴之類的。
埃吉爾盤算了一下,要諾夫哥羅德降服應該比較容易,畢竟無論從路上還是海上,諾曼王國都能對諾夫哥羅德展開毀滅性的攻擊。如果不是埃吉爾還牽掛著法蘭西戰況。就算是直接滅掉了它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諾夫哥羅德親王留裏克自然也會明白這個道理。反正沿海的領地被割讓出去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就好像瑞典已故國王古斯塔夫說過的那樣:一個比瑞典還要強勢的國家打到了自己家門口,你們應該怎麼辦?
跪下唱征服好了。
但是莫斯科大公國卻是不太好搞。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莫斯科大公國和諾曼王國並沒有領土接壤,前麵有著一個地盤不小的諾夫哥羅德作為擋箭牌。距離上的劣勢,以及後勤補給的運輸不便也增加了遠征莫斯科的難度,這多少讓女大公葉卡捷琳娜二世底氣足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