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博洛尼亞之戰其二,西方精銳騎士的衝擊力。(1 / 2)

“上帝保估天主教徒,埃吉爾陛下和諾曼王國!!!”諾曼騎士和重騎兵們在最後衝鋒的時候如此呐喊一緊接著,第一陣列,總共四百重裝騎兵一下子撞進了中央,東羅馬第二十五軍團的重步兵陣線之中。騎士們憑借著平日裏極為刻苦的訓練,刻意的避開了對方的矛尖,在衝鋒中盡量保護了自己。並且盡可能的殺傷了敵人。用騎槍刺穿敵人是一部分利用戰馬衝撞,擊倒並且踐踏敵人又是另外一部分。再加上對方為了防止騎兵直接衝垮陣列。所以陣型排列的非常緊湊。這樣的布置間接也增加了東羅馬重步兵的傷亡。

當然,這並不是說對方這樣的布置是錯誤的事實上,在沒有超長槍方陣的情況下,使用密集陣型的確是對抗重騎兵衝鋒的一個很不錯的方法。隻要依靠著緊密陣型,不讓對方將陣線衝垮,那麼接下來,

失去了衝擊力的騎兵在肉搏的時候便不會是數量更多,並且組織嚴密的步兵的對手了。

隻可惜,這一招隻對於一般的封建騎士管用這些追求個人榮譽的重裝騎兵基本上沒有衝擊第二次的習慣。雖然他們很喜歡讓他們的扈從給他們保管第二柄騎槍。這些認為撤退就是失敗,就是懦弱,是自己榮譽絕對不允許的神經不正常的家夥,在與敵人接觸之後便不會退下來。剛好符合密集陣列對抗騎兵的條件。而希臘人,也是在與西方的日耳曼人的作戰當中體會到了對方封建騎士的缺陷。因而專門製定的這樣的戰術。

然而,這一回,他們的對手是諾曼人。

是卑鄙無恥的埃吉爾國王陛下指揮的,jiān詐狡猾的諾曼重騎兵。埃吉爾自始至終最引以為傲的戰術便是騎兵bo段式衝鋒戰術。以連續不斷地分批次的衝鋒擊垮對方步兵陣列,更是諾曼皇家騎士和諾曼重騎兵的拿手好戲。

絕大多數的騎兵或騎士在第一時間,確認了騎槍刺穿了一個敵人之後便鬆開了手,之後猛地拔出狼牙棒或戰斧,猛然的向著旁邊的,最近的敵人士兵砍了過去。隻一擊然後不管有沒有效果,都迅速調轉馬頭與後麵飛奔而來的第二陣列錯開,之後跑到第三陣列後麵,再次衝鋒。

就這樣,總共一千二百重裝騎兵毫無懸念的在一輪衝鋒之後將敵人的第一陣衝垮。緊接著在第二輪衝鋒之後將敵軍的第二陣列狠狠的蹂躪了一頓。在混戰之中,第二十五軍團的軍團長在目瞪口呆之中被一個皇家騎士割破了喉嚨。在他身旁手持軍團旗幟的親衛也在下一刻被殺死。軍團旗幟被另外一個皇家騎士搶走。

期間在重騎兵第二輪衝鋒開始的時候,軍團兩翼的槍騎兵,以及軍團兩翼另外兩個軍團的槍騎兵也想要趁機衝過來參戰然而迎接他們的,卻是諾曼王國的輕裝騎兵的攻擊。

跟在諾曼重騎兵序列後麵的近四千諾曼輕裝騎兵,很好的利用了重騎兵作為盾牌,並沒有被希臘人的弓弩所傷害。直到這時候,眼看著對方槍騎兵衝了出來擋在了對方弩兵的前麵,瞟騎兵和芬蘭輕騎兵這才行動起來,向著對方槍騎兵衝了過去。

緊接著便是一陣騎射的弓箭暴雨。最前排的近千職業瞟騎兵一輪複合弓的齊射,瞬間將對方槍騎兵陣型破壞。雖然騎兵們靠著身上的甲胄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傷害。但是戰馬卻不行了。而在奔馳的騎兵群之中馬失前蹄最終的結果便是被踩成肉醬。這個絕對是真理。絕對無法避免的。哪怕你是國王也好,皇帝也好。都絕對無法阻止飛奔的馬蹄鐵。

這一輪齊射直接破壞了對方槍騎兵的陣型。

同時也讓這些槍騎兵有些不知所措。

再之後兩支騎兵部隊迎頭撞了上。無論是芬蘭輕騎兵,還是職業瞟騎兵,都擁有著完全不遜sè於一般的肉搏騎兵的戰鬥力。雖然在防具上略微不如東羅馬槍騎兵。但是手中的彎刀更有利於砍殺而遊牧民的凶悍,以及對於戰鬥的熱情也不是這些普通的士兵能夠媲美的。

當然,更重要的是數量。諾曼輕騎兵,是東羅馬槍騎兵的四倍還要多。或者這才是對方失敗的根本原因。

於是,東羅馬槍騎兵的出動,並沒能挽救第二十五軍團的崩潰。在中路的諾曼重騎兵的攻擊之下,東羅馬第二十五軍團很迅速的崩潰了。連一點懸念都沒有。它旁邊的另外兩個羅馬軍團的步兵甚至來不及救援。短短的四十分鍾時間,諾曼重騎兵的bo段式突擊總共進行了三次。徹底將對方步兵陣列穿鑿成功。之後,殘餘的東羅馬士兵狼狽逃竄了。槍騎兵受此影響,同樣崩潰。作戰成功,之後便受到了撤退的號角聲。埃吉爾心疼這些騎兵,不想讓他們參與消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