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吾乃真正的基督騎士瓦爾哈拉!(1 / 2)

就是這樣,好像之前法蘭西舊事上演。埃吉爾又故意將自己si底下接觸神聖羅馬帝國其他封臣,甚至包括兩位剛剛晉升公爵的薩克森舊部的事情透lù了出去。讓腓特烈很是著急了一會兒。作為一個神聖羅馬帝國土生土長的貴族,他自然比埃吉爾本人更加明白,選侯們的支持對於一個皇帝來說是有多麼的重要。如果所有選侯背他而去,那麼他這個神聖羅馬皇帝就屁都不是。甚至還不如自己原本是巴伐利亞公爵那樣輕鬆。

再加上教皇聖座同樣也非常急切的催促,寫信給腓特烈詢問,說之前你說,大雪封山阿爾卑斯不好爬。那麼人家諾曼國王怎麼就爬過來了?還和東羅馬異端打了好些仗?你這個皇帝還想不想做了?難道非要撕破臉,我把你革除教籍了你才肯行動嗎?

當然,一味的嚇唬也不是回事兒。

聖座在信件的後半段話鋒一轉,說:以前的事情就既往不咎了。

知錯能改就是好同誌,你看現在神聖羅馬帝國的事情也辦的差不多了,時間也到了四月份了。大雪什麼的隻要你不硬往海拔高的地方跑。那基本上也不會碰到的。所以,你許諾的那二十萬大軍呢?

就是這樣。之前被埃吉爾si下拉攏神聖羅馬帝國諸侯的事情弄得焦頭爛額,之後又被教皇聖座這樣的責難搞得下不來台。在仔細思索了一下,想好了應對的策略之後,腓特烈高調宣布,要加入此次神聖的十字軍行列之中,給東正教異端一個深刻難忘的教訓。

之後,神聖羅馬帝國各路諸侯一起出動,彙聚在了腓特烈的旗幟之下。總共聚集了十五萬大軍南下。

當然,這個數字和朋特烈之前所許諾的稍微有點不一樣。但是圍困奧托一世不是還需要兵力呢嗎?萬一因為圍困的兵力少了,讓這家夥給突圍了還是怎麼地。最後死灰複燃的話那可就不好玩了。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是一個良好的開始。在神聖羅馬帝國宣布加入此次十字軍行列之後,西班牙北部的萊昂卡斯特爾,阿拉貢和葡萄牙三個國家也宣布正式加入此次十字軍。雖然說因為距離和力量的關係,這幾個國家基本上不可能派軍隊前來亞平寧。他們加盟的象征意義卻非車的明顯。

總共十二個天主教國家以耶穌基督的名義,彙聚在同一麵旗幟之下,結盟以共同麵對東正教異端。如此盛事,在東西教會分裂之後尚屬首次,說不得巴西爾二世聽說了這個消息之後,又要急的睡不著覺了。

十天時間,十天時間之後,諾曼大軍便能南下意大利。

十五天時間,十五天時間,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也能南下意大利。

到時候,在整個意大利北部,天主教聯軍的數量便會達到三十五萬!

這樣恐怖的數量,即使與東方一些大國比起來也毫不遜sè。可以肯定的說,這樣一支大軍足夠震懾整個歐羅巴!

消息傳到匈牙利,還需要一點時間。然而在意大利南部。東羅馬駐兩西西裏全權總督納爾西斯已經失眠了兩天了。

巴西爾二世的命令很嚴格。打得下羅馬立功受訓,打不下羅馬提頭來見。問題是羅馬好歹也是一國首都,曆史名城,守軍原本的統帥雖然莫名其妙的掛掉了。但是這麼長時間下來,好幾場戰役打完了。

教皇早已經選好了新的統帥。城內守軍仍然有一萬多。急切間很難攻破。

如果說這個任務沒有時間限製的話那也就算了但是怎麼可能?!再有最多一個月,人家三十五萬大軍就要齊聚羅馬城池之下。

領軍的都是一時之選,人中之王。名將無數,猛士如雲。自己這點兵馬,能保住自己不被吞掉就已經不易了。還打羅馬?作死嗎?

事實上,納爾西斯現在就覺得自己是在做死吧西爾二世所想象的。攻陷羅馬之後就能抑製住天主教聯軍這種事情,怎麼想都覺得不靠譜。的確,在夢寐的中世紀,宗教信仰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但是,這並不是說,所有的人都會真正的在乎所謂的天主。

而且,這個在乎的程度,從一定角度上說,是與地位,財富,權利成反比的。越是富有就越不虔誠,比如說威尼斯人就有一句名言:自己先是威尼斯人,然後才是基督徒。而越是有地位就越不虔誠,天主教會之中藏汙納垢,教士們的地位越高,其生活腐化的速度就越快:而越是有權利就越不虔誠,整個天主教中唯一的皇帝,神各羅耳帝國的曆代君主們無一不是致力於與羅馬教廷的爭權奪利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