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吉爾所說的沒錯,對方的確是想要看他的笑話。因為腓特烈見識到了東羅馬軍隊的戰鬥力,並且兩次失敗在了東羅馬軍隊手裏之後,做出了一個錯誤的判斷。也就是他認為東羅馬的軍隊非常強大——至少要比拉丁科技組的軍隊強大。也就是說,在同等人數之下,歐洲天主教勢力是絕對無法擊敗東羅馬軍隊的。他不行。埃吉爾也不行。
但是,做出了這個判斷之後的腓特烈,並沒有想著:那麼如果兩支軍隊合在一起,就能以數量優勢取勝了。而是在想:如果我輸掉了的話,那麼為了麵子著想,還是讓埃吉爾也輸一下比較好。這樣別人就會明白。不是我無能,而是敵人太強大。
“垃圾。”
腓特烈這樣的想法,自然瞞不過埃吉爾。所以,手上情報比腓特烈多了很多的埃吉爾,自然可以以一個更高的姿態俯視這個白癡。並且讓他見識一下,什麼才叫做真正的皇帝。
當然了,自信歸自信。埃吉爾同樣明白的很,巴西爾二世可不是一個好對付的對手。想要擊敗他的話,就要集中自己的全部力量,比如說,被留在了威尼斯的五千軍隊,以及被留在了馬賽的兩萬軍隊,還有熱哪亞預留給自己的五千軍隊——這三萬軍隊,全部都是最為精銳的職業部隊。將他們放在守備的位置上實在是太可惜了一點。
於是,埃吉爾說服了他的盟友,讓他們再次動員了少量的征召兵,用那些臨時的征召兵,將這些主戰部隊換了下來,集結在一起。而與此同時,埃吉爾一連串的勝利也傳遍了歐陸的大量國家。有不少不安分的冒險家,虔誠的教徒又或者流浪騎士,為了名聲,利益和信仰蜂擁而至,加入到了埃吉爾的軍隊之中。
就這樣,在腓特烈和巴西爾打生打死的時候,埃吉爾的力量一點點的膨脹著。而當腓特烈失敗,狼狽逃竄回了北意大利,又再次翻越阿爾卑斯山脈,逃回了神聖羅馬帝國之後。埃吉爾的力量也達到了最鼎盛的時期。可以說,這是埃吉爾這一生所能指揮的軍隊數量最多的時候了。因為,在擊敗了東羅馬帝國之後,這個聯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埃吉爾麾下軍隊總計如下:總共四萬一千諾曼正規部隊——這是將熱哪亞和威尼斯的守軍都替換掉的結果。這也是埃吉爾麾下最能打的軍隊。十萬諾曼征召兵。他們裝備了簡陋的皮甲和皮盔。經受過短暫的,強度並不是很高的軍事訓練。而武器則是長矛,盾牌,彎刀和弓箭一類,可以組成刺蝟圓陣增強戰鬥力。比起一般國家的征召農兵要強很多。但是比起正規軍隊來,還有一定差距。
這是十四萬諾曼軍隊而除此之外,埃吉爾麾下還有來自法蘭西的五萬軍隊(包括兩萬法蘭西軍隊,兩萬五千的勃艮第軍隊和五千阿基坦軍隊,三萬五千的北意大利軍隊(包括一萬熱哪亞軍隊,一萬威尼斯軍隊,一萬教皇**隊和五千博洛尼亞軍隊,一萬五千自發組織的十字軍(少量十字軍騎兵,少量十字軍重裝軍士,其他全都是烏合之眾。這樣加起來,埃吉爾麾下總共擁有二十四萬大軍。
在進軍之前,埃吉爾也給神聖羅馬帝國的腓特烈發去了邀請,希望他能夠加入到聯軍之中。埃吉爾願意讓腓特烈擔任聯軍副總指揮的職務。當然,埃吉爾也不過是說一說罷了。他心裏根本就沒想著要帶上腓特烈玩。而腓特烈也同樣的發出了:“要我屈居在那個小崽子之下?!休想!”這樣的怒吼。並且拒絕參戰。
於是,聯軍並沒有獲得那五萬神聖羅馬帝國的加盟。少了那些日耳曼勇士的加入,多少讓這支軍隊顯得有些美中不足。
在花了整整一天檢閱這支軍隊之後,埃吉爾以及聯軍其他統帥頓時產生了:“哦哦哦哦哦!力量,力量湧上來了!!”這樣的感覺。在這個一兩千人就是一股勢力,一兩萬人便堪稱大軍的時代。總共二十幾萬人馬簡直就是難以想象的事情。是上古時代,那些傳說中的龐大帝國才能拿出的軍隊數量。
然而現在,這樣傳說中的數字竟然能夠再現。而且是在自己的眼前再現。這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看起來,自己注定是要被曆史銘記的人啊——雖然說指揮官並不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