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和約達成(哦哦哦!上封推了!今天三更!)(1 / 2)

埃吉爾點了點頭:“使者,你很不錯。聯並不是說你的口才,又或者智慧。朕所說的是你的膽識。你在巴伐利亞擔任什麼樣的職務?爵位是什麼?如果你願意來諾曼帝國任職的話,聯便給你三倍的待遇。如何?”

男爵變伯爵,領地和田產一瞬間增加三倍。而對方是諾曼皇帝,幾乎不可能存在欺騙自己的可能……這簡直。

一時間,華倫斯坦差點就答應了下來。然而最終,這位巴伐利亞使臣在停頓了數秒鍾後,縮在袖子裏麵的右手鋒利的指甲死死的掐在了自己掌心的肉上麵,一陣劇痛過後才徹底清醒遷來。[]

“陛下盛情。

隻可惜,外臣無福消受。”隨後,華倫斯坦的頭更低了,同時用低沉的聲音這樣說道了同時在心中這樣想道:“這才像是個皇帝啊。不過兩句話便讓人心神動搖……相比起來,那個艾伯特簡直就是……”華倫斯坦勉強製止自己繼續想下去:安靜的等待著埃吉爾接下來的回應。

“哦,那還真是可惜呢。”卻沒想到,埃吉爾隻是戲謔的一笑,再沒有就這個問題糾纏下去。華倫斯坦抬起頭來,看著一臉嘲弄表情的諾曼皇帝,知道自己多半是被耍了。不由得苦笑了兩聲。退後一步不再強出頭了。

“反正巴代利亞公爵的位置多半是不會動彈了。其他的事情就交給別人好了。”

於是,最終,在不對等的一次談判過後,雙方並沒有達成任何協議。期間來自教皇國的使者還想著用破門革籍來威脅埃吉爾。結果被埃吉爾輕飄飄的一句:“帝國的外海海軍艦隊,多半已經部署在馬耳他島了吧?”給頂了回去——的確,按照卡特元帥一個月前的飛鴿傳書情報,外海艦隊已經登錄馬耳他島,並且在中央大島上麵建立了臨時的簡陋的基地。

同時,卡特元帥還稟報聲稱,馬耳他島上天然良港眾多,地勢易守難攻,如果加大投入的話,可以將這裏設計並建立為一個堅固的港。要塞,以軍隊和海軍守備,成為帝國安插在地中海上麵的楔子與基地。為帝國下一步掌控地中海打下基礎。

而事實上,埃吉爾也同樣是這麼想的。如果說波羅的海圈的貿易份額是一枚佛羅林金幣的話,那麼地中海的貿易份額就是一整塊生金。埃吉爾經常經常幻想。如果自己能夠好像壟斷波羅的海貿易那樣,壟斷整個地中海的貿易的話,那麼該是何等的盛況。到那時候說不得兩千萬,就算是兩億,二十億,他都拿的出來……

但是很可惜的是,諾曼帝國雄踞北方。而地中海卻在南邊,距離太過遙遠。雖然走東歐的水道,又或者繞行直布羅陀海峽,都可以進入地中海內。但是仍舊顯得太過遙遠。諾曼帝國的商人以及商船隊在這樣的貿易之中經常吃虧。獲利不大。

好像埃吉爾這樣想錢想瘋了的皇帝,看著地中海那麼多的真金白銀拿不到手,那種感覺和鴉片鬼看著別人吞雲吐霧,自己卻隻能在一邊捶牆差不多。幾乎讓這位皇帝陛下抓狂。這也是埃吉爾下達了異常苛煎的命令:讓整個外海艦隊繞行大半個歐洲,之後占據馬耳他島的原因。

當然,除了一個地理位置非常好的基地還是不夠的,埃吉爾想要在地中海的貿易中占到優勢,那就必須要一塊更加靠近地中海的基地。比如說,克裏米亞半島。

埃吉爾的下一個目標,便是整合整個東歐的力量,拿下克裏米亞半島。即使因此再次爆發與東羅馬的戰爭也在所不惜。或者說,再喝東羅馬死磕一場才更好。打贏了他們,直接獲得進出達達尼爾海峽的特權。否則的話單單獲得一個黑海的出海口,是不值得審國花費如此多的精力的。

於是,在第一天的接見過後,埃吉爾便將這些麻煩的客人推給了皇家谘政院,以臨時擔任外交總長的塔列朗對付。埃吉爾要求這位可憐的官員“至少給我敲出五十萬金幣來”之後自己就又一頭鑽進了財政科,和算盤珠子打交道去了。

最終埃吉爾還是做出了加稅的決定:厄勒水道通行稅,商業稅,通行稅,流轉稅,以及鑄幣稅。

沒錯,傳說中最為恐怖最為沒人性最為讓人頭痛,而且絕度不可能有任何逃稅行為的:鑄幣稅。

說穿了就是在發行的金幣和銀幣乃至銅板中摻入其他金屬。原本諾曼王國時期發行的金幣是九成金,而銀幣則是八成,銅板就是鋼板,經過諾晏皇家鑄幣局鑄浩,並且通行會國乃至流行至歐洲各地區。當諾曼帝國建立的時候,帝國金幣便經過了重新鑄造,正麵為埃吉爾頭像,背麵為四翼三爪鳳凰圖案。而銀幣正麵為阿爾托利亞頭像,北麵為不列顛紅龍。銅板仍舊是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