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羅馬軍隊的左翼是維斯瓦河河畔,那裏是一大片的,因為河水泛濫而形成的灘塗地。這樣的地形同樣也以有效的防止騎兵的衝鋒。公主殿下同樣在這一片地形布置了部隊。大批量的來自東歐國家的非正規步兵,那些裝備簡陋的征召農兵被部署在了這個位置。看起來公主殿下並沒有對她們抱有太大的期望。
“隻要能堅守就行了。”
這便是公主殿下對於這些人最大的期望。
而在右翼,在丘陵地帶旁邊的平原地形上,這才是公主殿下的重頭戲——總共兩千三百名重裝騎兵被部署在了這裏。其中五百名為主力軍團自帶的東羅馬槍騎兵,而餘下的一千八百名,其中一千三百餘名為波蘭,烏克蘭,紮波羅熱等地區提供的騎士以及重裝騎兵——這些裝備東方風格的重型鱗甲,鐵麵罩,手持長矛,彎刀和狼牙棒的戰士們,都是各個部落的精英士兵。雖然在紀律性方麵稍微差了一點。但是戰鬥力沒的說。
而餘下的四百餘名重騎兵,則是公主殿下的私兵。
沒錯。私兵。總共四百餘名,在裝備方麵和鐵甲聖騎兵完全一致,包裹著三層,一層重型鱗甲,一層鏈甲,一層皮甲,手持狼牙棒,盾牌,裝備戰馬用鱗甲的,堪稱戰場毀滅者級別的精英戰士。
這一批四百餘名騎兵,完全由公主殿下親自組建,親自訓練,供給薪酬。他們的待遇甚至比正規的鐵甲聖騎兵更好。訓練程度也猶有過之。隻是參與實戰的次數並不是很多——公主殿下雖然高傲的很,卻也深諳奇詭之道。自然明白這一票騎兵太過惹眼。再加上自己的地位尷尬——這樣平白的惹人懷疑就不好了。所以在小亞細亞一帶作戰,並沒有用上他們。而東歐,天高皇帝遠,公主殿下就沒有那麼多的顧忌了……
在這一批令人望而生畏的重騎兵的旁邊,便是更散亂,戰鬥力更低,但是數量更多的輕裝騎兵了。這些輕裝騎兵一如既往的民族混亂,一如既往的裝備低劣,一如既往的不守紀律。
但是在很多時候,這些非正規的部隊能夠都能夠派上用場。至少他們在騎馬衝鋒的時候足夠唬住沒見過多少世麵的土包子,而他們的騎射技術也足夠討人厭。
在非正規的重騎兵的最外圍,又或者說,在這一個陣列的右邊,兩萬左右的哥薩克人單獨列陣——雖然加入了這個聯盟之中,並且願意奉東羅馬帝國為盟主。
“但是哥薩克人想要掌握哥薩克人自己的命運。”
於是,靠著這句莫名其妙的名言支撐著,哥薩克大軍遊離於聯軍之外,由他們自己的指揮官,同時也是紮波羅熱汗國的可汗葉梅連普加喬夫指揮。
這一批哥sa克騎兵非常有特點。與之前在小規模衝tu中被諾曼驃騎兵擊敗的哥sa克騎兵不同。這些頭戴氈帽,身穿羊皮襖,拿著彎刀和短弓的家夥雖然同樣適用騎兵戰術。但是事實上也並不排斥步行作戰。他們中有一批專門的長矛兵,裝備著三米長的長矛,穿著款式不一的鱗甲,胳膊上掛著橢圓形的盾牌。除此之外,還有不少的哥薩克步弓手,他們裝備著比騎兵殺shang力更強的強力複合弓。除此之外,披掛著重型鱗甲,手持長矛的東方風格重騎兵也有一些。
普加喬夫將他的軍隊分成了三個部分。作為職業部隊的長矛手,還有弓箭手穿插列陣,放在最前麵,組成了兩個橫列,數量最多的輕裝騎兵放在兩翼。而重裝騎兵則放在最後麵。看起來是想要雪藏起來,等到一錘定音的時候再使用——畢竟紮波羅熱汗國非常窮困,好像重騎兵這樣的金貴的兵種使用起來,可要比其他國家更加小心才是。
這邊是整個聯軍的布置情況。看起來公主殿下打得是防守反擊的主意。以山地地形,強弓硬弩和步兵方陣挫折己方銳氣。之後以重裝騎兵掩殺。算盤打得倒是相當不錯。
隻是阿爾托利亞並沒有上當。
戰爭已開始,阿爾托利亞便沒有順著公主殿下的指揮棒走。而是直接下令。命令左翼的騎兵部隊進攻——連帶著主力部隊也向左翼挺進,首要的進攻目標便是對方那數量龐大的騎兵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