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埃吉爾第一次,也很有可能是最後一次,在戰爭中,在戰場上遭遇到傳奇級別的對手,並且與之戰鬥。在這之前,埃吉爾也遭遇過不得不親自上戰場的情況。就好像當年統一挪威的戰爭中遭遇到的狂戰士,在進攻不列顛的時候,被阿爾托利亞打的狼狽逃竄,鐵騎踏營,與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的戰爭,以及最近的,在雨夜之中奇襲羅馬軍團……然而在最近一段時間。埃吉爾的國土越發擴大,子民愈加眾多。為埃吉爾賣命的勇士的數量,也比前些年多了不少。因而,讓埃吉爾這個三軍統帥親自上戰場的情況越來越少了。
這一方麵顯示出諾曼帝國的強盛輝煌,另一方麵也是埃吉爾自己怕死,想要遠離危險所致。就好像之前,在甲板戰的時候,這家夥就躲在後麵轉職打黑槍。子彈打光了之後就往後退。而看到艦橋處不安全了之後就張羅著要再推到船艙裏麵去——可是這有一個問題,埃吉爾的確很怕死,但是他絕對不想要讓其他人知道這一點。
此時此刻的西方,可沒有東方文明那樣千金之子不坐堂這樣的傳統美德。和中原文明天子幾乎不離開國都,人民崇拜智將而非勇者的情況相反。西方自始至終都彌漫著個人英雄主義的因素。國王,英雄,騎士,戰士……在很多時候都是重疊在一起的。從特洛伊戰爭,到十字軍東征。從十字軍東征到六十年戰爭。從六十年戰爭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人們崇拜英雄,崇拜敢於衝鋒陷陣近距離搏殺的勇者。並且認為勇敢乃是人類最佳的品質之一。同時鄙視所有的不敢上陣死磕的人,稱呼他們為懦夫。
埃吉爾可不想要被人這麼說。
入鄉隨俗,入鄉隨俗。埃吉爾既然重生在了這個文明圈之中,就必須按照這個文明圈的思維來辦事。所以說,此時此刻,就算埃吉爾有多麼不情願,他也必須硬著頭皮上前。和這個傳說級別的大海盜,海雷丁大戰一場了。
刀光炫目,招式精彩。諾曼皇帝此時此刻使出了渾身解數,意圖將對麵的敵人擊殺。招式極為迅速,出招的角度極為詭異。旁觀眾人隻見得場上魅影橫飛,埃吉爾的人影卻是模糊的一片,無論如何也看不清楚。
“之前,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位皇帝的身手竟然這麼好。”旁邊,幾個原本自負身手了得的衛兵。騎士暗暗讚歎。都覺得埃吉爾hold住場麵那麼就不用去救援了。於是便轉過身去,兩三個一組,逼得其他幾個巴巴裏海盜連連後退。眼看著便能取得勝利。
然而,這一會兒看似占據了上風的埃吉爾卻是有苦說不出來。雖然憑借著速度以及招式上的優勢壓製住了對手。但是海雷丁縱橫四海幾十載,也不是吃幹飯的。此時此刻雖然一時間被埃吉爾壓製住了。但實際上埃吉爾想要擊敗他,卻是困難的很。
對方雖然在速度上拚不過埃吉爾,但是在力量上卻要遠勝過諾曼皇帝。巴巴裏海盜王久經沙場。這一會兒雖然處於下風,卻並沒有絲毫的慌亂。更不會恐懼。隻是謹慎的守住了周身各處要害。偶爾一招反擊,那勢大力沉的一米長的彎刀砍下來,就讓埃吉爾覺得手腕一陣陣的發麻。
除了力量上的劣勢之外,埃吉爾還有一個非常致命的弱點。就是他不敢拚命——埃吉爾心裏麵想著:勞資今年剛二十一歲,大好的青春歲月。如何能跟一個死跑龍套的同歸於盡呢——因而攻勢雖然暴風驟雨一般。實際上力道卻是留了三分。並不能全力以赴。
甚至有好幾次,埃吉爾瞄準了對方要害即將得手。那混蛋卻是看準了埃吉爾不敢拚命。完全的不躲不閃。揮著彎刀劈頭蓋臉的就往埃吉爾腦袋上砍過去。諾曼皇帝在這等時候,便又暴露出了第三個缺點來——實戰經驗不足。倘若是老於陣戰的戰士看到海雷丁如此。說不得要將計就計。看準了空門大開的海雷丁。以巧勁回防同時給他一點教訓,雖然要不了他的命,卻也能讓海雷丁受個傷。然而埃吉爾卻不知道。眼看著對方氣勢洶洶同歸於盡的架勢。埃吉爾直接就慌了。連忙後退兼回防。怕死本性完全暴露……
就這麼著,一來二去,埃吉爾所施展的快節奏的攻勢使得他的體力快速流失,這一會兒已經有些腳步虛浮,無以為繼了。而對麵海雷丁卻是熬過了這最危險的時間段。開始反擊。彎刀揮舞,一招重過一招,宛如驚濤駭浪一般。讓埃吉爾窮於應付。連連後退,眼看著便要被逼到牆邊。埃吉爾一咬牙,正準備拚了——逃跑。卻看見對麵海雷丁瞳孔猛地一縮,緊接著也後退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