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究竟是什麼?!”一個來自波西米亞的捷克貴族這樣驚呼著——當他看到,距離這個陣列三米之外的地段已經完完全全的,被對方的箭簇所覆蓋之後。這一段鬆軟的沙地上已經密密麻麻的布滿了成千上萬支羽箭!那個貴族覺得,這簡直就好像地麵憑空高出了一截一樣。那密密麻麻的羽箭上麵似乎能夠供人行走一樣!
“安拉!!!”
就在此時此刻。拜伯爾斯的第二輪衝鋒也準備好了。打起精神的埃及重騎兵們高呼著他們聖明而萬能的真主之名。以排山倒海之勢向著搖搖欲墜的德意誌陣列衝了過去!
“上帝啊……”不少的德意誌士兵絕望的哀嚎,而更多的人,則精神崩潰。將之前軍官和貴族們的話跑到了腦後,丟下武器撒腿就跑——在士氣極端低落的情況下,這個僅存的方陣幾乎沒起到什麼作用,便被拜伯爾斯的衝鋒所擊潰,血灑大漠。
這便是艾伯特的軍隊在此次戰役中。做出的唯一一個勉強像點樣子的抵抗。而在其他地方。德意誌的士兵們不是仿佛受驚嚇的野鹿一樣四散奔逃,就是好像懦夫一樣屈膝投降——而在戰爭尚未結束的時候,這些屈膝投降的士兵也並沒有得到一個戰俘應有的待遇。他們照樣被興奮地,雙眼通紅的阿拉伯士兵砍掉了腦袋。血水流淌,蔓延,將整條溪流染成了紅色。
最終,這場戰爭以阿拉伯人的絕對優勢的勝利而告終。總共一萬六千名阿拉伯騎兵擊敗了數量是他們兩到三倍的德意誌人。無論是昭海爾還是拜伯爾斯,都對此次戰役感到滿意——他們兩個都獲得了足夠數量的,異教徒的頭顱以及俘虜。以煊赫戰功並且增長財富。而德意誌的軍械和物資,也作為戰利品,讓阿拉伯士兵們的腰包鼓了一塊。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無論是昭海爾還是拜伯爾斯,都沒能拿到艾伯特的屍體——這位倒黴的皇帝,最終是被一個放羊人,在這條溪流的下遊處找到的——屍體被沙漠狼群啃的七零八落。半張臉已經消失掉了。如果不是看他的服飾和甲胄的話,根本就認不出來這具頗為落魄的屍體,就是原本歐陸三位皇帝之一,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者艾伯特二世。
而這場戰役的戰果,最終也很難統計——艾伯特出兵聖地的時候。帶了四萬五千名士兵。然而在與埃吉爾決裂之後,還有部分的奧地利。波西米亞士兵尚未登陸。所以艾伯特南下的時候所率領的軍隊數量應該小於四萬五千。然而,阿拉伯人堅稱他們戰敗的敵人至少有五萬人。兩位將軍,昭海爾和拜伯爾斯所獲得的戰果,頭顱足有一萬以上,而戰俘也在兩萬以上。這樣的戰績或許也印證了埃及方麵的聲明……
“應該沒有那麼多吧?”埃吉爾敲著桌子,看著對麵一臉桀驁神色,好像己方已經勝利了似的阿拉伯使者,這樣想到——而這位諾曼皇帝的麵前,則是一封由阿拉伯語寫成的,充滿了悲天憫人色彩的信件——是法蒂瑪王朝的哈裏發,薩拉丁給他寫的親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