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神聖使命(1 / 2)

第五十一章神聖使命

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最快更新**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

當然,沙漠之王薩拉丁並沒有看到過某貫中所寫的這樣經典的台詞。但是著並不阻礙他發出類似的感慨:“埃吉爾.斯卡德拉格裏姆鬆。那個諾曼人的皇帝,他才像是個皇帝的樣子呢。殘暴,野蠻以及瘋狂,蓬勃的野心。還有一份足以承擔這一切的才華。和他比起來。那個叫做艾伯特的人簡直就是一團爛泥。”

就好像所有的更加聰明的,水平以上的統治者一樣,這位哈裏發對於自己的敵人並不吝惜讚美之詞。這樣的做法,比將敵人貶斥的一無是處要高明得多——戰勝一個白癡對手,那是理所當然的,而被白癡戰敗豈不是比白癡還要白癡?如果說你擁有的是一個高明的對手的話,那就截然不同了。將之擊敗證明你的能力比他還要高明,而被他擊敗的話也不算太過丟臉……

當然,對於敵人的能力,大可以盡最大的努力去奉承——隻要把握好一個度,不要太過分,將之吹噓為永遠無法戰勝的那樣就可以了。但是對於敵人的道德,無論如何都要盡最大的努力去貶斥。將之稱呼為惡魔,異教徒,暴君以及邪惡化身之類的東西。好在這一點並不算困難。無論以何等寬容的眼光來看待,都無法將埃吉爾與仁慈美好這等詞彙聯係起來。所以薩拉丁也可以不需要睜著眼睛說瞎話——盡管這對於這位沙漠之王來說並不困難。

“但是,他所擁有的才華越是高明,他所掌握的力量越是龐大,對於這個世界的安全來說具越危險。對於愛好和平的人來說,這樣一位皇帝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極為巨大的威脅。我相信,將他殺死——最大限度的也應該是將他擊敗。這將是我們對於這個世界所做的最大的貢獻之一。其意義絕對不會比收複聖城耶路撒冷要低。”

這就是薩拉丁,在自己派出的精銳的突襲軍隊損失慘重,兩員大將一死一逃之後,對著一眾阿拉伯貴族,酋長,埃米爾的發言。

“擊敗這個邪惡之徒,讓世界變得安全,讓和平重新降臨人間——這便是我們的神聖使命!!”

在最後,這位沙漠之王用這樣一句非常帶感的,宣傳口號式的發言結束了他的此次演講。(,觀看本書最新更新)刨除這些可以被後代詩人作為寫作材料,讓閑的蛋疼的年輕人們指點古今的發言,這些完全無所謂的話之後,薩拉丁的真實意圖實際上很簡單:更多的物資,更多的糧食,更多的士兵!這**的就是老子給你們的神聖使命!

事實上,拋開的黎波裏城郊沙丘會戰的政治意義,此次會戰的軍事意義實際上並不是很大。就算是在戰爭之前,十字軍的統帥埃吉爾也並沒有想到,他能夠在此次戰役中獲得一個絕妙的戰果。虐死一個真正的阿拉伯英雄將軍。

薩拉丁的襲擊部隊總共有一萬六千名精銳騎兵,除此之外還配備了兩萬峰用來運輸物資和趕路的上等的駱駝。在此次之中損失的不過是五千名士兵,並且給十字軍士兵們添了五六天的肉菜——總共六千峰駱駝。讓聯軍高層在一段時間內吃駝峰吃到吐。

除此之外,再加上這之前,在溪穀之戰損失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部隊,以及在與諾曼人進行騷擾和反騷擾的戰鬥中損失的部隊。這一批突襲用的阿拉伯騎兵,實際上還有將近一萬名士兵可以用。

因此,這個數據說明了,這一次戰役並不如十字軍一方宣稱的那樣,是一場剿滅了無數邪惡異教徒的酣暢淋漓的大戰。而不過是一場無足輕重的小規模的會戰而已。五千人。如果是單個的歐陸國家的話的確是個大數字,但是與總數達到了四十萬的聯軍,以及數量同樣極為龐大的阿拉伯軍隊比起來,實在是沒什麼大不了的。而再後來,那片被阿拉伯人稱之為“悲慘之地”,“十字架墓地”以及“大屠殺場”的地方,那掛滿了的十字架,有一部分是無良的皇帝陛下為了炫耀武力,從其他地方抓來的異教徒阿拉伯人。也有一部分是當地政府為了刺激旅遊業而做的努力……

不過,說是這麼說,實際上,在兩個將軍一個被埃吉爾切成了零碎,另一個屁滾尿流的逃回耶路撒冷之後。這一批部隊,空有近萬名精銳騎兵,卻找不出一個合格的指揮官來。他們在沙丘會戰之前便被分散開來,以秉承遊擊戰術,數十上百人一群的藏身在前往耶路撒冷的道路的兩側。這樣分散開來的最終結果。便是被十字軍聯軍悠閑地調動出優勢兵力,毫不費力的將之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