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替罪羊(1 / 2)

眼看著耶路撒冷鋼鐵的閘門落下,城外,一眾十字軍騎士們大聲抱怨,並且哀歎著。隨著薩拉丁的脫險,返回了耶路撒冷城內。他們的親王頭銜,封地,以及下半輩子的榮華富貴也就這樣回去,他們同樣能獲得很不錯的獎賞,之後過起衣食無憂的生活。但是和耶路撒冷親王這樣的大獎比起來,那些看似豐厚的獎賞什麼都算不上。由不得一眾騎士們不難受。

在這之後,在憤怒情緒的作用下,騎士們無視了阿拉伯殘兵們的哀求和投降,將耶路撒冷城下的,來不及逃走的阿拉伯人一一屠殺。而在耶路撒冷城牆之上,守軍瑟瑟發抖,完全沒有出城接應己方軍隊的打算——盡管他們的對手隻是一支數量不會超過六百人的騎兵部隊。

就這樣,埃吉爾再一次將十字架安插到了耶路撒冷的城外,而這一回,薩拉丁卻是不敢再出城,好像上一次那樣將那些屍首好好安葬了。經過這場失敗的戰役之後,阿拉伯人損失的不但是接近五萬名士兵。更重要,也更加悲哀的是,他們的信心隨著這一次戰役的失敗而消耗了許多。而當天,薩拉丁與埃吉爾的那一次見麵的場景。也隨著心懷惡意的諾曼間諜們的刻意散播,在耶路撒冷城內流傳開來。

無論是一開始的時候,埃吉爾手持長刀,橫貫鋼鐵護腕的壯舉,還是在此次會談之後,阿薩辛背後傷人的舉動,又或者接下來。埃吉爾追殺薩拉丁的事情。都讓穆斯林們覺得顏麵無光。而緊接著的一場戰役,也證明了對方的皇帝不僅僅是個人武技驚人。在領軍打仗方麵同樣實力出眾。這樣一位強大的君王,率領著整個歐洲的異教徒前來攻打他們的城池。由不得穆斯林們不覺得恐懼。

薩拉丁試過幾次,希望能夠平息這些越穿越離譜,但是完完全全對自己。對阿拉伯不利的流言。但是最終還是失敗了——他不像是埃吉爾,有著暴君的名號。可以任意的處置惹惱了自己的臣民。薩拉丁一向以正義和溫和,仁慈標榜自己。要他假仁假義的作秀或許可以。但是搞白色恐怖就不是他的專長了。這些流言進一步損耗了薩拉丁的威望,並且降低了阿拉伯人的士氣。

當然,這些事情的確很傷人品。但是與另外一件事情比起來。這些事情根本就不算什麼。刀劍鋒利什麼的。可以辯解:“難道異教徒還能全都那麼強不成?諾曼皇帝再怎麼強,也隻是一個人而已。況且先賢聖哲們教導過我們,強大的不是刀劍,而是我們的信仰。隻要堅信著古蘭經的教誨,真主安拉便會賜福給我們。”這樣子,而阿薩辛的刺殺,也可以聲稱,是那個阿薩辛自作主張的緣故——事實上也的確是這樣沒錯。至於暫時的失敗。這個更沒有問題了。勝敗乃兵家常事。短時間的一次戰役的失敗,說明不了什麼……

然而,有一件事情。薩拉丁卻是無論如何也說不出理由來——就是在當天晚上,他為了逃命。大肆屠殺己方士兵的事情。除此之外,便是在退回城內之後命令關閉閘門,坐視己方殘兵被十字軍屠殺。這兩件事情,讓薩拉丁平日標榜的仁慈和正義成了一句笑話。極大地傷害了薩拉丁的威望。無論是屠殺自己人,還是不管自己人死活,都是非常傷人品的事情。後者的話,還能以害怕十字軍衝進來,耶路撒冷失陷這種理由來搪塞。但是前麵一個,可就真的沒有什麼好的理由了。

貪生怕死,心狠手辣,人麵獸心……類似這樣的形容詞,在經過這件事情之後全都能套到薩拉丁的身上了。而親自操刀的薩拉丁的衛隊,那些卡薩吉騎兵,也從人人傳唱的英雄,一下子淪落為了暴君凶殘的爪牙。倘若埃吉爾此時此刻再看薩拉丁的屬性的話,就會很高興的發現,這家夥的威望從十八點降低到了八點,勉強維持在一個強國國君應有的水準上。而原本十八點高的美德,現在一下子下降了二十點。變成了兩點殘暴……

“這樣下去的話就完了……等不到十字軍來攻城,說不定就會有人陰謀叛亂,將我推翻……”在數天之後,薩拉丁在一次巡城的途中,所遭遇的待遇與之前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在這之前,無論薩拉丁走到什麼地方,都會有數以百計,千計的穆斯林夾道歡迎。人們大聲的歡呼著,稱讚薩拉丁的仁慈與正義。稱呼他為伊斯蘭世界的大英雄,堪比穆罕默德一般的偉大先知與領袖。但是現在卻不同了,無論他走到哪裏,迎接他的都是冷漠的,略帶著一些敵意的,不友善的臉。他恍惚間,簡直覺得耶路撒冷已經淪陷了一樣。他所在的並不是自己的城市,而是已經被十字軍占領了的。這讓他覺得非常的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