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相信,在達成了這一切的條款之後,朕的帝國,以及你的人民。都將會享受永久的和平。願上帝原諒你的狂妄。而朕也會隨之原諒
——諾曼帝國皇帝,羅斯沙皇,埃吉爾.斯卡德拉格裏姆鬆
耶穌誕辰一零零六年六月四日。”
當薩拉丁得到了這一份全方麵的,屈辱至極的信件以及條款之後,差點氣得昏了過去,也差點的,好幾次想要將這份信件撕得粉碎。然而最終,薩拉丁仍舊保持著,顫抖著,將這份條約看完了。
在這之後,沙漠之王一陣陣的發呆。
平心而論,他並不想要答應埃吉爾的這個條件。任何人——絕大多數的智商正常,乃至是一些白癡,都不會想要答應這樣的條件。這樣的條約,已經不能以喪權辱國來形容了。可以說,簽訂了這份條約之後,他的國家就會成為諾曼帝國的附庸和下屬。他也會從伊斯蘭世界的英雄,變成伊斯蘭世界的笑柄。懦夫和白癡,失敗者的代名詞。
然而,不答應這個條件又能怎麼樣呢?
耶路撒冷城內,薩拉丁還擁有十五萬可以作戰的士兵。必要時候,還可以發動城市內的十幾萬居民協助守城。而城內的糧食,因為先期的儲備和尋覓,再加上薩拉丁執行的配給製度。足以支撐兩年,甚至更久。
然而這又如何呢?埃及,敘利亞。這兩塊土地全都喪失了。襲擊敘利亞的那一股部隊隨時都可以繼續深入,進攻兩河流域。而貧瘠的,分布著大量蠻荒部落的阿拉伯半島。也不能做太多的指望。他的後路已經完全的斷絕了。
除此之外,因為他的一連串的失敗。聚集在他麾下的埃米爾們,部落的酋長們,如今已經並不像之前那樣,像是在這之前,他攻陷耶路撒冷時候的那樣信任他了。薩拉丁可以察覺到。在他看不見的地方。一些人,自己人,正在秘密的籌劃著一些陰謀,反對自己的陰謀。而他的間諜總管,阿薩辛教派的領導人哈桑,也多次的警告了他,希望他能夠采取措施。最好動員軍隊,將這些反對者控製起來。
內憂外患,眾叛親離。用這樣的詞彙來形容如今的薩拉丁,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或者他可以重新振作起來,好像哈桑說的那樣,抓捕,囚禁,甚至殺死他的反對者。努力的,用金錢,地位來刺激他的軍隊,讓他們重新煥發鬥誌。他或許還可以守備這座城市兩年,乃至更長的時間。
但是,這一切還有什麼意義呢?兩年,或者幾年之後,他會怎麼辦呢?他的帝國將灰飛煙滅,穆斯林的國土或者變為廢墟,或者被征服。倘若是這樣的話,那還不如投降,保存一點實力以圖東山再起。
雖然丟失了敘利亞,埃及,還有巴勒斯坦的這些土地,自己的領地和實力將會損失大半。但是他還有富饒的兩河流域。還有出產彪悍的阿拉伯戰士的阿拉伯半島。隻要保存這兩塊地盤的話,那麼養精蓄銳,卷土重來也不是夢想。
“隻是……這樣的條件,實在是太苛刻了,無法接受。”
雖然心中並不想要再打下去。但是想想看對方提出的條件,薩拉丁就一陣陣的苦笑。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
戰爭失敗了。早在對方控製之下的敘利亞,還有敵人的目標的耶路撒冷將被割讓出去,除此之外還有龐大的戰爭賠款。這些都在薩拉丁的預料之中。隻是稱臣,納貢,還要讓一眾來到自己國度內的諾曼人當祖宗。這實在有些過分了。倘若他答應了的話,那麼本來就對他多有不滿的阿拉伯人絕對會把他給生吃了的。
在思索了一番之後,薩拉丁做出了決定:再派人去,和埃吉爾討價還價。敘利亞可以不要,埃及卻要爭取爭取。而賠款數額也要再商量。廢除哈裏發稱號,執法權力,還有其他主權。這些則不能答應。
然而,第二次,薩拉丁的使者又被埃吉爾做掉了。這為諾曼皇帝氣焰熏天,不可一世。他叫囂著:“或者薩拉丁無條件的答應朕的條款。又或者讓他和耶路撒冷一起化作灰燼。朕給他的隻有這兩條道路,再沒有其他!”
隨後,在六月六日,準備,休整了兩個多月的十字軍再次有了動作,數十萬十字軍將士再度雲集在耶路撒冷的城牆下預備攻城,以逼迫薩拉丁答應埃吉爾的條件,又或者直接將之毀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