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值得被記住的一天(求月票)(2 / 2)

首先有了這件事情,之後才有的教廷一日革除七國國君教藉這樣誇張的事情。也才有了之後的種種變故。

而當諾曼皇帝收到了這樣的消息之後,他也長歎了一聲:“總算,沒有白費了朕的一番功夫。”緊接著諾曼大軍的速度再次加快了幾分。一路向南,向著正因為出現了這樣的變故,茫然不知所措的勃蘭登堡軍隊的方向推進。而在另一路戰場之上,諾曼大軍完全沒有受到影響,仍舊一路南下,在短短的半個月時間內,便將多瑙河以北的大片領地全部占領。便如同當年神聖羅馬帝國,與諾曼帝國的一次戰爭的時候一樣,將沿途所有的城鎮旗幟都換成了諾曼帝國的鳳凰旗幟。

與此同時,在諾曼帝國先鋒軍一路凱歌的情況下。巴伐利亞的亨利也將自己所做的決定交給了施瓦本的亨利。他希望施瓦本的亨利能夠像他一樣退卻。主動放棄多瑙河以北的土地,退卻到多瑙河南岸來,等待北意大利和羅馬教廷的援軍。等到軍隊全部集結了之後,再北上,發起反擊收複失地。

隻是,對於這樣的結果,巴伐利亞的猛獅亨利倒是可以接受一~因為在多瑙河以南,他的領地還有不少。首都慕尼黑也在多瑙河南岸,得以保全。但是,倘若施瓦本也和他一樣的話,那麼他的兩座最重要的城市,法蘭克福,甚至施瓦本城,這座曾經的帝國首都都會淪陷進入諾曼人的手中。雖然說,曾經被諾曼皇帝評價為:二流的城市口但是這可不意味著亨利就會輕易將他拱手讓人。而這樣大麵積的領土流失,施瓦本的貴族們也絕對不會同意的。

“你要做膽小皂的話,就你一個人去做好了!找將選擇光榮的勝利,或者光榮的戰死。無論是哪一種結果,都要比荀且偷生強上百倍!”當時,年輕氣盛並且與埃吉爾有著殺父之仇的施瓦本的亨利,就這樣寫信回應另外一位亨利公爵。而他這樣豪邁,乃至悲壯的氣氛,也徹底感染了他麾下的施瓦本軍隊一總共一萬八千人的施瓦本軍開始向北挺近。預備著與盤踞在法蘭克福的黑森軍隊,乃至於諾曼先鋒的四萬大軍決一死戰。

然而,這一切都是徒勞無用的。當他的行軍路線,目標,乃至兵力,兵種配置全部都被對方知曉的時候,他的命運最終也已經注定了,要以失敗,以一個悲劇告終了。

諾曼先鋒軍的指揮官蘇拉當機立斷,通知了西線指揮官路西維德,要他放棄法蘭克福城,佯作撤退,向著東麵,自己的方向靠攏。

雖然說這樣子,被一個爵位僅僅是子爵的人命令有些不爽。但是僅僅動員了一萬軍隊的黑森公爵路西維德,最終還是決定聽從蘇拉的命令。

放棄了法蘭克福一敵人比他的軍隊多出一倍。而且士氣正盛,以一股尋死一般的氣勢向著自己撲過來。而在占領法蘭克福之後,他也縱兵掠奪了一番。法蘭克福的市民們對於他的觀感相當的差,民心不穩。在這種情況下死守著這座城市,實在不是智者所為。

於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亨利公爵收複了施瓦本北部最大的城市法蘭克福。獲得了一場勝利之後的施瓦本軍隊情緒更加高漲。在經過了兩天的休整之後,亨利公爵便催促著他的軍隊,沿著敵人撤退的路途追了過去,在經過了五天的行軍之後,他的軍隊在萊茵河畔,一處長滿了枯黃的草木的丘陵地帶,遭遇到了以逸待勞四萬三千諾曼軍隊,和一萬的黑森軍。

西元一零零七年十月二日。這是曆史注定記錄的一天。在這一天之中,以南北割裂成了兩塊,以諾曼帝國和羅馬教廷為首的兩個陣營,便在萊茵河畔,馬爾堡附近展開了第一場戰役。這場戰役的開始,標誌著兩大陣營的全麵戰爭。一場席卷整個歐陸的大戰爭拉開了帷幕。

“弩手們,準備射擊,工程兵,調試弩炮!找們要給找們的敵人一個迎頭痛擊!”在早已經設定好的軍陣之中,北薩克森軍團指揮官,諾曼帝國子爵蘇拉這樣大喊著,在強烈的東北風的吹拂下,他的頭發飄散開來,顯得意氣風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