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諾曼間諜的彙報,三個地區的叛軍加起來超過了四萬人一雖然其中一半是被裹挾,鼓動的平民。但是那些貴族的私人部曲,騎士,雇傭兵,這些有戰鬥力的軍隊加起來也有將近兩萬人。而且有一些情報顯示,一直被埃吉爾邊緣化處理的威爾士精靈們也參與了此次暴亂。似乎是對於埃吉爾給他們的待遇頗多不滿,不願意繼續縮在林子裏麵當野人了……。
“稍微有點麻煩呢……。”埃吉爾皺著眉,看著沙盤喃喃自語:“烏克蘭方麵的叛亂,可以命令東歐邊境守備軍團去處理,再加上約瑟夫的第三膘騎兵軍團……叛軍都是騎兵,但是再強的騎兵,能強的過朕的膘騎兵?而立窩尼亞地區,也有新斯堪的納維亞守備軍團去處理。這兩個問題都不大。
至於南德意誌地區的叛亂。朕馬上就會南下,到時候朕親自處理。保管會給他們留下一個永世難忘的教訓。讓他們這輩子都不敢再亂動彈……,隻是英倫,不列顛王國……,嘖,麻煩呢……”
埃吉爾並不是說這些叛軍麻煩雖然一下子聚集了四萬多人,甚至還有傳說中的精靈助陣。但是埃吉爾還真沒把他們當一回事兒。諾曼皇帝今非昔比,眼界早已經高的不得了。這年月能讓他高看一眼的也就是一個成吉思汗了。其他的就算是巴西爾二世這等雄主,埃吉爾也能對著他翻白眼。四萬叛軍。都不用調動主力。發動英格蘭的征召部隊,再加大西洋艦隊封鎖沿海,平了他們簡直再簡單不過了。
但是埃吉爾不能這麼做。因為他是諾曼皇帝,可不是不列顛國王。派遣諾曼軍隊鎮壓不列顛的暴動,絕對會造成兩個種族之間更大的對立。更會降低阿爾托利亞的威信。甚至更嚴重的,會讓阿爾托利亞難過。這種事情埃吉爾是絕對不允許的。
“……,算了,讓哈尼回去一趟好了,再將布列壞尼軍團給她口而英格蘭行省的動員兵,也全都返回英格蘭去,在邊境守備著,給叛軍造成一定壓力。法蘭西戰場,隻留下諾曼底軍團,還有法蘭西征召兵就行了。反正還有勃艮第的軍隊。而腓力那個混蛋一時半會兒的也回不來,沒問題的。”
埃吉爾迅速做出了這樣的決定,三萬凱爾特軍,五千人的布列塔尼軍團(別忘了,布列塔尼也算是不列顛王國領土)。再加兩萬人的英格蘭征召兵。埃吉爾一下子調動了五萬五千大軍,再加上凶名赫赫的凱爾特女王阿爾托利亞,平定一個叛亂什麼的應該是手到擒來了。
而在諾曼皇帝為了帝國內的幾個小叛亂苦惱的時候,諾曼的其他幾個盟國君主,也同樣的在苦惱。他們治國手段不如埃吉爾,威望不如埃吉爾,而人民生活水平同樣不如諾曼。埃吉爾這等雄圭治下尚且爆發了諸多叛亂,其他幾個國家自然也不會沒事。
最為嚴重的是勃艮第,這個由好幾個區域拚湊出來,一直以來就存在諸多矛盾的王國。隔三差五就會叛亂一下的瑞士,再次宣布獨立。而尼德蘭地區,那些不滿本國內的法蘭克貴族的德國人,那些不滿德意誌貴族的法蘭克人也全都躁動不安起來。一些貴族已經迫不及待的跳了出來,公然反對查理的統治。嚇得這位國王馬上的,隻是給埃吉爾寫了一刮信,就連夜返回尼德蘭地區鎮壓叛亂去了。
連年征戰,民不聊生,而且不滿奧地利公爵繼承波西米亞的波西米亞貴族們,同樣舉行了一次叛亂。而一些不滿特蕾莎皇後加盟諾曼的奧地利貴族們,也同樣開始叛亂。讓特蕾莎皇後叫苦不迭。
好在,比較值得欣慰的是埃吉爾的另外三個盟國,北德意誌的黑森和勃蘭登堡。這兩個諾曼附庸國的生活狀況還算不錯。兩位公爵也都是治理領地數十年,頗有威望。因而雖然民心不穩,卻並沒有爆發太劇烈的暴亂。而匈牙利王國,在諸多戰亂之中損失慘重,嚴重依賴諾曼帝國才可以繼續生存。這裏的貴族們一個個小心翼翼,困苦不堪,也沒有什麼鬧事的心思。因而,這三個國家的軍隊仍舊可以咬牙,繼續參與此次戰爭。(未完待續)【本文字由
閃神屠版組出雲
提供】。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找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