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防守反擊 (求月票)(1 / 2)

“是德意誌的大劍士,以及瑞士傭兵呢。(下_載_樓ww.這麼好的裝備,看起來在教廷相當吃得開啊……出動三個千人隊的突擊步兵!讓他們知道一下,論武勇,諾曼戰士們誰都不怕!”埃吉爾前半句話感慨,後半句話卻是大聲喊了出來。讓周圍將士精神為之一陣。

在號角聲中,三個千人隊的諾曼突擊步兵,穿過陣列鬆散的長弓手,進入了前線陣地。手持長柄戰斧,身穿全身板甲的突擊步兵高聲呐喊,奮不顧身。用盡全力揮舞著手中的戰斧。他們經過改良的全身板甲可以完全抵擋對方的大劍。而那些手持長戟的瑞士人,也不能對他們造成太大的傷害。厚重的,裏麵還包裹了一層棉花減震的頭盔,也可以保護他們最為脆弱的頭部。而當他們的戰斧揮動,如同閃電半滑過時,對方卻沒有一點辦法……

前線,戰局再度趨於平穩。雙方主將仔細觀察,不斷將一支支的預備隊投入進去,再將鏖戰多時,精疲力竭的士兵撤回來。此次戰役,就這樣進行到了相持階段。諾曼皇帝兵多將廣,損失也不是很多,而且他的兵都是平白靠著係統招募來的,自然不怕。然而那邊哈羅德眼看著己方士兵一個個的陣亡,卻是心疼的夠嗆。戰鬥從九點鍾開始,如今已經是下午快兩點鍾。他麾下八萬大軍損失了接近三分之一。

那兩萬炮灰的基督徒十字軍死了也就死了。反正如今整個歐洲喪失耕地的流民草寇數不勝數。教廷振臂一呼就能招募個三萬五萬。而那些來自德意誌,意大利的傭兵死了更好,他們死了,等到戰後就不用支付他們傭金了——然而,讓哈羅德接受不了的是教廷的新軍的傷亡。

在諾曼帝國的瘋狂打擊之下,在長弓箭雨掃射之下。重騎兵驃騎兵輪流衝鋒之下,諾曼步兵的守備反擊之下,教廷五萬新軍已經死了一萬!而且大多數都是敢戰的精銳。這讓參與軍隊訓練,同時作為新軍指揮官,隱約將這支新軍當成了自己的資本的哈羅德難受的要死。

然而再難受也得忍著!

哈羅德這樣提醒自己。繼續咬著牙,再往前線調動了一個千人隊的瑞士衛隊,以及一個千人隊的德意誌大劍傭兵。以此維持正麵的攻擊力。然而,這一會兒,諾曼皇帝也將鏖戰多時的新式陸軍團調了回來,換之以八個千人隊的突擊步兵,以攻對攻。雙方都是雙持重武器的精銳突擊步兵。殺傷力極強,因而在正麵戰場的戰鬥,也是極為激烈,戰損相當嚴重。諾曼人稍微好一些,陣亡了八百餘人。而教廷則非常悲哀的損失了近兩千士兵。雙方戰損比在一比二,到一比三之間。

這同樣讓哈羅德覺得難以接受。瑞士傭兵天下聞名。往往被視作歐陸第一等的強兵。教廷雇傭最精銳的瑞士傭兵,發給他們最好的甲胄。最好的武器,並且用新式的(從諾曼偷來的)戰術訓練他們。本以為能夠訓練出天下無敵的軍隊來。然而沒想到,最終結果卻是這樣!

盡管前赴後繼,盡管非常努力的拚殺著。而且他們的配合以及陣型,也達到了他們力所能及的最大限度。甚至說,哈羅德覺得他們現在做的甚至要比在曆次演習以及訓練中做的還要好。

但是仍舊不夠。在諾曼人看來,這些“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士兵,的確算是很不錯的對手了。但是單單憑借這樣就想要擊敗他們,實在有些天真。特別是。這些瑞士衛隊在數量上仍舊是屈居絕對劣勢。哈羅德手上。也隻有四個千人隊的瑞士衛隊而已。因此,為了彌補己方突擊步兵數量的不足。大批量的雇傭德意誌的大劍士。這些大劍士雖然劍術不俗,單打獨鬥甚至比瑞士人還要強。但是常年都是跑單幫做買賣的。參加的也都是百人,十人的小規模戰鬥。不適應大規模的戰鬥。

而瑞士衛隊們,也有不小的問題——在訓練這些瑞士衛隊的時候,哈羅德,以及其他的教廷高層,是預期,將他們當做長柄斧戰士,諾曼突擊步兵的對手來訓練的。格外強調他們的衝擊力,以及宣揚狂野戰鬥的理念。而並沒有發揮這些瑞士衛隊的紀律性的特長……

盡管他們手中的長戟,在重量上要比諾曼人慣用的長柄戰斧更加輕,所能施展的戰鬥動作也更多,盡管輕便靈活,但是在殺傷力和破甲能力方麵,瑞士長戟相較諾曼戰斧毫不遜色。以至於手持這種武器的瑞士衛隊,發動進攻的時候,甚至比諾曼突擊步兵更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