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我也是這麼想的 (求月票)(1 / 2)

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蒙古軍隊去日複返,這一回,他們帶來了數量更加龐大的軍隊,以及更加適合進攻城市的裝備。準備對諾曼帝國的防禦體係發動更加猛烈地攻擊。

埃吉爾看到那些東亞人模樣的,或者中東,波斯人模樣的工匠,在蒙古士兵的大聲叫罵中,忙不迭的將預先準備好的材料,組裝成一輛一輛的,與諾曼帝國早先使用的配種時投石器頗為類似的東西。

同時,有相當數量的,穿著波斯風格的重型鱗甲,或者中原風格的重型紮甲的步兵,手持長柄戰斧。這些步兵看起來與蒙古士兵完全不同。盡管同樣高舉著蘇魯錠長矛,但是,他們似乎並不是蒙古人。

“應該是從從蒙古帝國征服了的地區所獲得的重裝步兵。他們的裝備,與另一個世界曆史上,宋朝的重裝步兵頗為類似。看起來,這些手持大斧的士兵,將是這一次攻城戰的主角了。”埃吉爾稍微想了想,便明白了這一批士兵的來曆。

雖然這些人看起來,是非常精銳,非常富有紀律性,同時裝備也很不錯的重步兵。但是,因為並非蒙古族裔。所以他們的士氣應該不會太高。隻要受到了稍微強一點的進攻,八成就會崩潰。

而在這些“主角”的身邊,是不少具有濃鬱的中原風格的攻城機械。井闌,床弩,木驢車和雲梯車,衝車全都不少。而且看起來都做工精良。那些攻城機械的要害部位。還都用鐵皮加固過。特別是那些大型的木驢。原本,一般用於攻城的木驢車,都是木板蒙皮。稍微具有一點防禦能力。

然而,這些草原來的敗家子,卻直接在那一層皮革外麵又加固了一層薄鐵片。要知道這年頭的鐵器有多值錢。更要知道,在大草原上,完全沒有鐵礦的地方,鐵器是有多珍貴。蒙古人崛起不過幾十年,鐵木真年輕時候,更是什麼苦頭都吃過。卻沒想到這些家夥成了暴發戶之後,竟然這麼能敗家……埃吉爾都沒他們那麼大的手筆。

不過,隻是一層鐵皮罷了。並不是鋼,更防不住重型滑輪弩的弩箭。想到這裏,埃吉爾的心情便好多了。

在那些裝備精良。紀律嚴明的士兵,和他們的攻城機械旁邊。還有數量稍微少一些,隻穿著輕型的皮革甲胄,戴著兜鍪,手持蹶張弩的士兵。與他們在一起的,還有同樣身穿輕型皮革甲胄。有一些身上纏著獸皮,披著披風,手持複合弓的弓箭手。這些人看起來,是同樣經過訓練的步兵。應該是,為了給進攻中的重步兵,提供遠程火力掩護的兵種。

眼看著對方這樣的架勢。埃吉爾就知道這一回,這些蒙古人要動真格的了。這是一支經驗豐富,紀律嚴明,並且擁有這個時代相對先進的攻城機械的軍隊!即使是埃吉爾,也不得不對這支軍隊認真對待。

這一會兒,雖然首先並沒有接到消息,但是既然埃吉爾在這裏。那麼這位諾曼皇帝自然然然的。就成了這場戰役的總指揮官。而身經百戰的諾曼皇帝,自然也不會怯場。手一揮,便命令將士們各就各位,準備與敵人進行戰爭了。

埃吉爾很快便做出來決定,站在了相對安全的,靠後一些的要塞城牆一側,擁有良好視野,兵器非常堅固的瞭望塔上麵,一邊拿著單筒望遠鏡,看著對麵的敵人動向,一邊說出了這樣的話來。

“工程兵準備,等到敵人進入射程之後,便瞄準對方的投石器進行攻擊。優先那些投石器,其次再攻擊對方其他攻城機械!”

的確,雖然對方所使用的投石器,弩車,看上去工藝與諾曼帝國的差不多。但是埃吉爾敢肯定,在沒有采用流水線作業,以及標準零部件裝配的情況下,蒙古人的攻城機械的精準程度,絕對不會是己方,標準作業製作出來的大型機械的對手。

所以,埃吉爾才製定了這樣的戰術。以火炮,城防弩和投石器攻擊對方的回回炮。讓敵人喪失掉大量攻城機械。逼迫對方再度采用之前那種,野蠻的,效率低下的攻城方式。或者幹脆退去。

說起來,除了早早衰亡的暴秦,曾經存在過類似的,專業化極高的工業作坊之外,中國各個朝代就再沒有過這種跨時代的生產方式了。果然商鞅是穿越者嗎?

然而,出乎埃吉爾的預料之外,在接下來,對方的指揮官並沒有下令進攻,事實上,在對方將那數百架,看著蔚然壯觀的回回炮裝備好之後,對方的軍隊就沒有了下一步的動作。緊接著,埃吉爾還沒來得及驚訝,對方陣列之中便奔出一騎,搖晃著白色旗幟逐漸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