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恐怖統治(1 / 2)

“是埃吉爾陛下暗算了阿爾德爵士,理由是在之前,阿爾德爵士私下串聯,反對皇帝的政令。”

這樣的流言——不,也不能說是流言,畢竟它的真實性非常高——在皇帝刻意的放縱之下,很快的傳遍了克拉科夫上層。官員和貴族們噤若寒蟬。實在想不到,這位皇帝竟然這麼狠毒。殺人不過頭點地,他卻把對方的腦袋和名聲一起拿走了——阿爾德爵士在入獄第二天,得知了事情發生的全部經過之後,便在監獄中自殺了。

當然,也有流言說,他並不是自殺,而是“被自殺”。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下場淒慘,身敗名裂家破人亡——原本和他相依為命的孫女也在出事不就之後自殺了了事。當然,這位貴族小姐也很有可能是“被自殺”。

好吧,這也是見微不足道的小事。帝國的官吏選拔製度頗為類似中國古代科舉製度。但是與之有著最大的一點不同——皇帝並不會專門選拔重臣作為監考官,也不會選拔重臣作批閱。因為帝國選擇人才並不是靠著文章辭藻是否華美。或者哲學理論是否高明。帝國絕對不會選擇亞裏士多德或者莎士比亞做帝國官員。

而同時,這樣的行為也杜絕了因為官員選拔製度,而產生的裙帶關係。同年啊,座師啊,弟子什麼的……好吧,有時候埃吉爾覺得,貌似除了東方那個性格早熟的奇怪國家之外,這個世界上不會再有第二個國家,會對於拉關係網這麼在行了。

所以說,在皇帝稍微後退了一步,並未直接強行的,無理由的逮捕對方。而是使用了這樣惡毒的陰謀詭計。讓對方身敗名裂家破人亡之後。並不會有他的所謂弟子啊,學生啊。同年啊。鄉黨啊之類之類的為他鳴不平。帝國上下,除了那些,之前抵製皇帝政策的,來自法蘭德斯和北薩克森的官員之外。其他人隻是暗暗提醒自己,今後不要跟皇帝對著幹罷了。

而那些來自法蘭德斯。北薩克森的官員,則感到有些惶惶不可度日。在帝國徹底決定放棄這兩個地區之後。他們就成了無根浮萍。說話也完全沒有分量了。現在想一想,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覺得。在之前違逆皇帝的意誌是個壞主意。埃吉爾想要宰了他們。並不比殺一隻雞難多少。

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埃吉爾趁勢,再度加強了他的情報部門。或者說,特務部門。已經完全不符合實際的皇家谘詢局的情報科,終於被完全獨立出來。並且掛上了一個更加顯眼,也更加好看的招牌:國家安全局。

在反複思考之後。埃吉爾還是覺得這個名字最合適了。國家安全局,顧名思義。就是守衛國家安全的部門嘛。這個“安全”的涵蓋範圍相當廣泛。從直接意義的,與諾曼人敵對的國家的百萬大軍,到在克拉科夫街頭隨地大小便的熊孩子。都可以說是妨礙了國家安全。當然了,實際上,這個部門即不是正規軍隊,也不是街道居委會的老大娘。而是一個徹底的特務機構。

這個新的特務機構,人員結構還是原本的人員結構。但是在職能上,卻有了很大的提高。皇帝規定,他們擁有高於帝國警備部隊的執法權。可以不受任何約束,在任何時間,地點抓捕任何,他們懷疑危害了國家安全的人——或者說,危害了諾曼皇帝安全的人。

不過從某種意義上說,帝國皇帝就是帝國本身。朕即國家。因此國家安全局什麼的,實際上的任務並沒有任何的不妥當。當然,也可能隻是皇帝本身這麼想。

於是,就這樣,皇帝麾下第一的特務組織新鮮出爐。在推出這個部門的法令上,皇帝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是做什麼的一樣。用了諸多暗示,雙關語以及比喻。就差直接說出來了:“今後誰**的都說話小心點,否則就有可能掉了腦袋!!”這樣子。

當然,這個部門比起某些以字母k開頭的,或者字母g開頭的組織要好多了。因為,它是專門針對貴族,官員,富商,地主,黑幫老大乃至其他情報部門的。而不是針對平民。畢竟現在這個年代,國家民族觀念啊,啟蒙思想啊,民主民權啊,諸如此類的理論都沒有出台。皇帝隻要能保證他治下的平民餓不死,那麼平民們也就會非常給麵子的老老實實的了。

就是這樣,監察官員,貴族以及豪商和其他有實力的人們,接近他們,掌控他們。當他們有對皇帝不利的時候,便果斷的將之逮捕。又或者抓住他們的把柄。逼迫他們做出一些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以達到皇帝所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