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負隅頑抗(1 / 2)

說起來,雖然有敘述方麵的原因。1(1)但是事實上,的確,波西米亞與奧地利。是最後一個被搞定的國家。

這並不是說其他國家的兵不能打,國家不夠富裕,將領不夠強悍。事實上,波西米亞與奧地利。比財力比不過北意大利,比兵員比不過瑞士,比將領素質也比不上黑森和勃蘭登堡。但是事實就是這樣。這個可以說是反諾曼聯盟中國土最大,同時也是名義上的盟主的國家,的的確確是反(抗)諾曼的時間最長的一個。

這其中固然有一點原因,是因為巴伐利亞的援助——深居德意誌內陸的巴伐利亞,四麵八方都被他的盟友們包圍著。從地理角度講,算是反諾曼同盟中最安全的一個。無論如何,他也不會成為第一個受到攻擊的目標。而同樣的,倘若他受到攻擊的話,也可以代表著反諾曼同盟大勢已去。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巴伐利亞那一兩萬的軍隊,就成了四方盟友競相追逐的香餑餑。而最終,不知道特蕾莎女公爵,給了巴伐利亞的亨利什麼好處。這些軍隊最終被奧地利給收入囊中了。同時前來支援的,還有巴伐利亞的名將華倫斯坦。

而除此之外,波西米亞地區同屬山地地形。同樣盛產精銳的山地步兵。再加上在這之前,在黑死病期間奧地利采取的高壓政策,使得公國的實力得到了最大的保存。這三者加起來。便早就了奧地利,波西米亞雖然單項不是最強。但是綜合能力卻是第一名。這樣的優勢。

擁有巴伐利亞的一萬精銳援軍。奧地利的精銳騎士。以及波西米亞的山地步兵。同時,在今年奧地利與匈牙利關係逐漸升溫。特蕾莎女公爵。還特地從奧地利地區雇傭了不少的精銳輕騎兵。這樣加起來,這位神聖羅馬帝國的無冕之王。便擁有了多兵種合成的五萬大軍。

在特蕾莎女公爵的心中。憑借著這些軍隊。縱使無法擊垮諾曼帝國的軍隊。卻也能讓己方立於不敗之地了。隻要她的盟友們再稍微給力一點。那麼在這一次擊退了諾曼帝國之後。她便能憑借此次盟主的地位。真正的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到那個時候,而在外部諾曼帝國的高壓之下,其他諸侯國想要存在,就不得不給她這個無冕女皇最大的尊重。

“與諾曼帝國分庭抗禮,這樣的日子指日可待了。”特蕾莎女公爵這樣想著。隻是。在看到她的旁邊,穿戴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冠冕,顯得有些坐立不安,不倫不類的孩子的時候。這種興奮的心情就淡了一些——這是她的兒子。神聖羅馬帝國名義上的皇帝約瑟夫二世。

平心而論,女公爵對她的兒子還算不錯。最少最少。她沒有像是某些人(比如某諾曼皇帝)猜測的那樣。在急不可耐的將整個公國統治之後,便將她的兒子當成垃圾一樣“處理掉”相反。特蕾莎仍舊將他當做自己的繼承人。並且努力教導他知識和政治技巧。最後,還將她的這個兒子,還不滿十八歲的年輕人推上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寶座。

但是這一切並不能阻止,這位年輕的皇帝對他母親的猜忌,怨恨與恐懼。尤其以最後者居多。

年輕的皇帝還記得,在他的父親,同樣也是一位皇帝的艾伯特死後不久所發生的事情。奧地利的大叛亂是如何被他的母親化解的——在白天的時候,他的母親還鄭重其事的宣布法放棄她所擁有的一切權利,與那些叛變的貴族把酒言歡。而到了晚宴的時候,她就把他們全都毒死了。當時,作為名義上的公爵的約瑟夫目睹了一切。從那以後,他就對他的母親害怕的跟什麼似的……

當然,如果說這些事情,隻會導致他對於自己的母親害怕。那麼接下來。他的母親篡奪了本應該屬於他的公國。同時將忠於他,認為約瑟夫應該繼承奧地利和波西米亞,而並非是特蕾莎的封臣們殺死。這樣的事情就是造成約瑟夫,對他的母親怨恨的理由了。

“既然她對人命那麼的不在乎,既然她對反對她的人那麼凶狠。那麼有什麼理由可以證明。他對我沒有惡意呢?單純的憑借我是她的兒子麼?”越是這樣想,約瑟夫就越不安……而當他的母親,為了與諾曼人對抗,將他推舉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之後,他便更加不安了。

“如果戰爭失敗的話,她肯定會將我當做罪魁禍首推出來,交給諾曼人,讓他們殺死自己以保全她。而如果戰爭勝利的話,她也一定會再篡奪屬於我的皇帝寶座。這個女人就是這樣!無論如何,我這一回死定了!”